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微弱的火光--读《弱者的武器》有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高瑞鑫 徐嘉乐

当你被别人强制服从于他时,本着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你会怎样选择有效的反抗呢?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强者,拥有绝对的力量,有出众的掌控力,有明确且可执行的计划,你大可以翻转整个局势,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但当你是一个弱者时,你又能有什么选择呢?你的选择对整个局势又有什么作用呢?

斯科特认为从精英视角来阐述的农民抗争问题,往往集中于公开的,大规模的,乃至威胁到统治秩序的革命,但这样的一种视角,忽略了一个事实,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这种激烈的抗争方式,对于农民来说往往是存在危机有重大风险。因此他将视角放到那些微不足道的农民行动上去,去关注研究和分析广泛存在于农民日常的各种抗争方式。赛达卡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村庄,是一个处于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向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村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该村庄的农民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都受到了挑战。

在《弱者的武器》中斯科特描述赛达卡村庄中既有富裕的,掌握话语权的强者,同样也存在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这些农民的反抗是很有意思的,他们的反抗不是集体性的,更像是小打小闹,他们聚集在一起讲当地富人,嘲弄他们如何孤立,吝啬。斯科特对此新构建出一个概念,将它叫做“弱者的武器”又或者是日常反抗,生存安全是农民着重关注的,在这种村庄下的农民,往往是依赖于他的上层阶层而生活的,这也就意味着农民采取的斗争方式是风险最小的,他们的反抗是与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的,因此他们会采用谴责,抱怨乃至捏造谣言的方式去进行反抗,这是一种谨慎反抗和适度遵从的结合。同时他们也太弱了,作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的边缘人,为了避免大规模反抗的风险,只能选择默默无声的抵抗。在非暴力的反抗中,意识形态的抗争是农民日常反抗的最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的风险是最小的,是在背后不留痕迹的反抗,同时他们的日常抗争是没有正式组织,没有领导,同样也没有宣言的,他们的抗争是连续不断的。必须承认,有时弱者表面的顺从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心的服从,他们也总是在伺机把损失的利益和尊严找回来。

斯科特在讨论村庄政治中将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在经济上处于边缘的乡村经济圈,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远离都市生活的村庄生活圈,在政治上同样也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民称为“弱势群体”。但处在这种弱势地位并非农民的专属,在城市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在大都市里到处可见,为生计来回奔波,梦想着未来能够穿梭在繁华都市里的人。从道路旁乞讨的乞丐,拉小提琴的卖艺人,贴手机膜、卖袜子的小贩,到晨光中卖早点的小商贩,寒风下烤红薯的大叔,支起小摊做夜宵的夫妇,再到写字楼里的白领,旋转餐厅肆意享受美食的人们,在商场里疯狂购物的人。他们似乎都生活在都市这一个空间里,但这个空间却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层次,就像一座楼里,有不同的楼层大家都住在一栋楼里,却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住在底层的人们忙忙碌碌以求温饱,而住在高层的人们可能正在愁下一餐在哪里吃会比较好。在当今社会中,虽然我们总是在想办法去缩小这种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的消除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富人总是会比穷人在各种方面拥有更多的机会。

在这本书中农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本质上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无论是在哪个社会都是一直存在的。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上来看,矛盾是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样这种矛盾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怎样去应对它。有时充满了抗争的社会,恰恰是一个最具有活力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当弱者不明显被强者压迫时,他们面对生活往往选择的路径是努力成为强者,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又或者通过打工来送自己的下一代去读更多的书,去改变自己的阶级。这样来看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强弱差距始终是存在的。

虽然有时我们并不欣赏弱者的武器,但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保持自我的韧性。他们不相信精英的说教,同时也无法抗拒不平等的现象。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既是自上而下的建造,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反应,两者合力协作形成了良好运行的社会现状。人们所熟悉的往往是上层的力量,对权力的追求,在上层社会对资源和暴力的垄断下自我驯化。但正如哲学中所讲,人是拥有自主能动性的,人的实践能解决很多问题,就像成千上万的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一样,大量的农民反抗与不合作行动造就了他们特有的政治和暗礁,在很大的程度上,农民以这种方式表明了他们的政治参与感。当然这种压迫只是在被合理的压迫范围内才会出现,但压迫超过一定限度,沉默的反抗便会被激进的反抗者所替代。

http://www.dxsbao.com/art/676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炎夏绿荫擎成长之伞

七月流火,暑气炎炎,支教生活就随着夏天的脚步轰轰烈烈来临。7月10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郑厂镇贾窑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仲……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赤子之心,寻梦七月

七月骄阳似火,蝉鸣奏响了青春的乐章。为了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教育的号召,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7月10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草木蔓发,初心可望

一双朴素的白鞋,一颗炽热的心。在这个蝉鸣声声的盛夏,与一路清风相伴,我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仙桃市郑厂镇贾窑村,推开了我支教的生命大门。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滚滚长江水,依依惜别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鲍秀丽)清风拂山岗,艳阳照大江。在这风和日丽的一天,离别的笙箫悄悄吹响了。为了好好和支教的这段时光作一个告别,8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大手小手心连心,安全教育在进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提升小朋友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守护乡村儿童健康成长,7月3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郑厂镇贾窑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教育树新风,垃圾分类齐行动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增强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小朋友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7月2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郑厂镇贾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借支教斫去桂婆娑,予孩童清辉更多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乡村的号召,实现栽植桃李的教师梦,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支教活动,随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一同来到郑厂镇贾窑村,开启支教活动……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蹀躞千里,以初心为归

7月10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在这里开始了我的支教之旅。青山环绕,绿水逶迤,贾窑村美得就像人间仙境。接下来的支教生活……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以奉献之犁,耕青春之花
“耶——!”自始至今,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推开门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那欢呼雀跃的深情:“老师,你是来给我们讲课的吗?”(作业一收,笔一丢)“老师,我们现在不写作业,你讲课吧!”“老师,你叫什…
日子往盛夏里赶
夏日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曲交响乐,热烈而奔放,充满了无尽的韵律与生机。清晨,阳光初升,天边泛起淡淡的金黄。微风轻拂,带着一丝丝清凉,吹散了夜的寂静,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家,便是那么一座城
以前没离开过故乡,关于她,我只知道妈妈口中赋予它的意义,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好,是心里一直挂念的地方也罢,那都是妈妈口中的故乡,好像不是我的。直到现在,当我渐渐意识到以后每年回家的次数一只手…
强硬宣传要不得,客观公正做学问—教授并非真理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观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于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发表的有关疫情的观点的看法,可谓是出奇的一致,皆为差评,当然我也不例外。在文章中,李稻葵教授的…
公共管理学院召开五月的理论学习
2024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巴黎,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习近平指出,我很…
母爱的光辉,永恒的赞歌
每年的五月,当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夏日的热浪还未汹涌而至时,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母亲节。这是一个向母亲表达感恩和敬意的日子,也是一个让我们深思母爱之伟大的日子。母爱,如同春日里的暖阳,…
背包装满晴朗,乘上夏天的列车
背包装满晴朗,乘上夏天的列车立夏后的每一场雨偶尔淅沥,偶尔狂风大作,路边的水洼里是人们零乱的脚步和掉落的口罩,在迷蒙中闪炼的霓虹灯带来闷热,还是渴望一场雪吧,雨还在下,但似乎不同了,沿路蜿蜓的…
枝蔓攀生,夏色弥深
枝蔓攀生,夏色弥深风带着阳光闯了进来,他说,是夏天。转眼间,大三的进程已过大半,本周的课程像往常一样平淡且不乏地进行着。悄悄的,盛夏在绵绵细雨中缓缓走来,我也悄悄地期待着下一次长假。若不是清晨…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瞬间,见证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不屈。16年前的那个下午,汶川的大地…
公管院政行党支部召开“学习习近平访问法国的重要讲话”理论学习活动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藩篱,打破横亘东西方之间的“铁幕”,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