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选择的路
——读《渔父》有感
重游赤壁故地,苏轼与好友探讨世界永恒的问题;面对烈日中天,两小儿发生激烈争论;相见于桥梁之上,庄子与惠子辩论“人能否知鱼之乐”。古往今来,有太多对话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个人,对国家,对自然,甚至对宇宙。《渔父》中的对话就引发了后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也引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
文中屈原的形象是一位特立独行,守节不渝的勇者形象。他不愿受物之汶汶,不愿蒙世俗之尘埃,当世态炎凉,世人皆浊时,他也不愿放弃已经执着半辈子的清高与完美,最后抱石沉江,名垂青史。后人多叹屈原可敬又可悲的一生,如此才华横溢,却为已经覆灭的楚国作出毫无用处的牺牲。可悲吗?大概屈原不这么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极致的爱国情怀,他将整个楚国的兴亡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当楚国覆灭时,他也便毫不犹豫地葬身鱼腹了,倘若屈原继续活着,对他来说怕也是苟活。这是他的价值观,容不得旁人一丝玷污,所以当渔父建议随波逐流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就体现了屈原强烈的反抗。这是屈原的选择。
相较于屈原,渔父的人生态度是随遇而安,远害全身。是不是现代人口中的“躺平”呢?绝对不是。“躺平”是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对裹挟,而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这样无异于违背自然运行规律。而渔父的随遇而安是顺应自然,不强求的无为态度。我更愿意把渔夫当做饱经沧桑后的智者,他上过庙堂,不然又怎认识三闾大夫;他也曾有过治国安邦的理想,不然在听到屈原“不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后,又怎会不惊讶而只是莞尔一笑。大概是看透了世事无常,万物运行有其规律,渔夫更愿意做一个容身自然的隐者。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和光同尘的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面对屈原的一番言论,渔父 “鼓枻而去”,何其坦荡,不动摇内心的想法,明哲保身,这也是渔父的选择。
在我们看来,屈原是不晓变通的,俗话说“认死理”,这是这种极致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倘若真的一条路走到黑,那又会浪费多少时间成本。而渔父他想摆脱社会上的名钩利锁,追求自由,放在当今无异于在战乱中寻得一处桃花源,多少有点理想主义。辩证看来,两种人生态度都有其局限,所以相较于到底要选择哪一种,我更愿意去寻找共性,寻找屈原和渔父共同的精神内核。
那就是目标感。有为也好,无为也罢,屈原和渔父都选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去追求,并且都不会轻易改变。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渔父》给我的启示是朝着既定的目标,意志坚定地往前走。
http://www.dxsbao.com/art/653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