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2月14日,听过北大赵杰老师有关“一带一路与国际文化影响力”的讲座后,结合自己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些时事,我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一带一路,是传承,又是创新。
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古代贸易交流路线。又名丝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期以都城洛阳为起点,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众所周知的是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在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除了张骞和班超两人,还有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这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当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生产能力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导致对市场的需求空间巨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成为中国号巨舰远航的引擎的动力来源,某些产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处于饱和期,未开发的国外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周边友好国家的贸易往来,是有利于国内一些生产过剩的企业更好地达到去库存的目的,同时大量的投资有利于一带一路所相关国家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地加强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上的联系,同时经济上的合作带动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增进双方的友谊,更好的促进国家间的互利共赢等有利影响。基于这些优势,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就是“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既有历史文化根基,又有时代现实的需要,可谓是应时而生,共得人愿。
二、一带一路是商贸和文化互通之路,同时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如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正如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全国两会期间对记者说的那样,一带一路涉及65个国家共44亿人口,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同时,“一带一路”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它的主要目的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会主要影响铁路、航空、航海、农业、商贸流通、油气进口等行业。这些都有利于加入到一带一路这一计划中的国家在保证自身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优势快去弥补自己的或是资金,或是技术上的不足,将本国的发展与中国这艘充满潜力的巨舰相互连接,在时代的大潮中取得质的飞跃式发展。在国内,中国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深化城市、港口、口岸、产业园区的合作,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协助当地增加就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圈定重点涉及的18个省,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北的6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5省,内陆地区则是重庆。
此外,规划还提及要发挥港澳台地区在“一带一路”的作用。明确了各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如,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要是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云南则是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东北3省则是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规划重点提及多个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而沿海的节点城市更是重点。规划强调,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内陆节点城市建设方面则强调,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杨洁篪曾说过,在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而过去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较同期外贸年均增加4个百分点。未来5年,中国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增加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使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率先受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对中国,对参与一带一路计划的国家影响之大,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步,中国这条巨龙会在中国的疆土之外尽显神威,会给中国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一带一路的世界影响力是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组合拳。
一带一路是经济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明传递之路,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区别不同于美国对外扩张道路的特点。由美国主导发声的经济组织,总是带有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其规则制定总是带有非常强烈的利己排他性,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态度。中国则是采取平等对待的态度,并且在投资上更是大手笔,出资400亿建立丝路基金用于一带一路中的建设项目资金,同时在中国的倡导下,亚投行顺利成立,且中国成为其最大股东,亚投行的建立运行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是敢说敢做,勇于担当的大国,是有实力大国。
一带一路在文化上,可以加强中亚与南亚,中国与西方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无论是悠久的儒家文化和其他民间习俗文化,还是话剧、舞台剧、音乐剧、电影等当代文化艺术都可以在经济互联的过程中得以同时传播交流,有来必有往,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和先进技术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传入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要求相结合,通过大力创新,为一些古老的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文化魅力,把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化,变成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的思想理论武器,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我相信,开创一带一路将是一条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着同等历史价值的壮举,在中国的带领下,参与的亚洲国家都能在一带一路中获得自身需要的发展机遇,而中国则是一艘领导前行的巨舰,终会在未来十几年让世界为之惊叹!
http://www.dxsbao.com/art/65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