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于每篇皆可见到鲁迅的身影,并不是有些篇目中所出现的“我”,而是在更多的人物身上皆可见到鲁迅精神的体现,正所谓以文传情。鲁迅并未否认过中国的希望,他也认识到生活中总存在千千万万坚守仁义、积极进步的人,是为中国的脊梁。总有些人物身上体现着奋进斗争之精神,《鸭的喜剧》里爱德先珂君尽力在沙漠般死寂的社会中寻觅缅甸草长莺飞、鸟叫虫鸣的奇妙美景——追寻愿者发声、自由开化的新世界;《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或许是当时社会地位最为低微的存在,但其仍固守对生活的温情与善意,并未让人性的关怀泯灭、消失于泥土,他们像是阴霾之中的一点点萤火、铁屋里的一丝火星,虽在当时的社会中力量尚且弱小,但总归是有了一些梦醒的人,可以叫醒更多沉睡之徒。鲁迅早时的一些经历所感——即试办《新生》的失败也给他的创作经历留下了一些的影响——他并未存留某种纯粹的英雄主义,小说中的先进人物也会失败、流血、牺牲。他们绝非一个个振臂高呼而云者四应的英雄,他们的牺牲可能会如鲁迅的失败一般给人一种无端的悲哀之感“独自叫喊于生人之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或许种种努力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对人民造成多大的影响,甚至于为人所耻笑——像是《药》里被残杀的夏四少爷,落得一个人血馒头材料的下场,最终还沦为茶馆众人的谈资,“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吗?”哄堂大笑、满嘴附和之中哪会见得民众的一点点反省,进步自由于思想僵化的人们来说,宛如笑柄——然鲁迅也曾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即便现下似无波澜,愚公移山也终有搬尽的那一天,像谭嗣同所期盼的,有了肯为革命流血的人,胜利之日似乎也并不遥远了。
小说中人物刻画十分细致生动,像胡适所提倡的,鲁迅确确实实是将目光放向了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平民大众,做出了“活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似才子佳人般单薄,而是日渐立体起来、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他们或许无知、或许愚昧、或许惹人厌恶,但他们身上总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人性的闪光点。《明日》里的单四嫂子虽“粗笨”无知、误信庸医、一味逃避,但其对宝儿的关爱溢于言表——宝儿是她耕织不辍的动力源泉,是他的生命信仰。宝儿死后,单四嫂子也尽心尽力地操办丧事。在丑恶的泥沼中我们依旧可以瞥见些翡翠般的新鲜颜色。
鲁迅对那个时代的封建传统礼教也做出了尖锐的剖析与否定。《狂人日记》中痛呼“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吃人的哪里是这个社会,分明便是根植于人心的传统礼教,父传子、姊传妹、师授徒……郭巨埋儿奉母、王祥卧冰求鲤、以肉事病母等等愚孝的故事众多,愚孝却并不自爱、并不平等看待众人,落后迷信、封建保守的思想也一直裹挟社会。一味鼓吹传统的伦理道德只会铸造表面上的谦谦君子,而骨子里的恶臭无从得知。这深埋在血液中的歪曲的价值观让他们可以像孔乙己一样将偷书说成窃书,天天长袍着身,便觉高人一等;也可。便是这些愚昧固化的思想让垂垂老矣的病树缀满了沉重的露水,让冬春交接的时代蒙上厚重的雾气。
制度腐朽、观念落后,转型中的中国将要从哪里谋求出路?爱罗先珂君转投到了“俄罗斯母亲”的环抱中,去发生了十月革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去了,不知鲁迅是否也在此处暗示着,要想出现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象,我们完全可以去学习他们;《狂人日记》中狂人为小孩子口出狂言而震惊,是否也说明应当从孩子抓起,将更多的尚且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儿童们从传统思潮的魔爪中挽救开来,努力的开化青年、幼童思想,为国家的富强培育下一代的生力军;
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叫嚣着“男子为天,女为地”女德班来玷污人心,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来考验人性,有披着尊老爱幼的名头进行道德绑架的老人们……我们对传统的思想的态度,断不能像是五四时期那般事出有因的决然,也并非启蒙开化之前的奉为圭臬。当代社会的种种恶相让我们应当也意识到,民智开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甄别与合理继承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传统并非全为精华,我们理应渐渐悟得,这其中也掺杂着许多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创造的,符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成分所在。我们不必全盘接受——唯有符合当代自由平等等价值取向的、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才应当得以歌颂、赞扬。传统文化应当成为的仁义礼智信等优良传统传承的载体与证明,绝不应该成为恶人作恶的工具,成为恶人标榜的保护衣。鲁迅在那个时代所做出的努力颇见成效,非但为民国点燃巨火,也为我们后世长亮明灯。
http://www.dxsbao.com/art/651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