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来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俊婷

《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近期各大网站常常被一个热点词条霸占榜首,那就是日本向海洋投放核污水。看到这个词条我大为震惊,在穿梭各大网站了解时事之际,一部纪录片吸引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切尔诺贝利》。看完这部影片,我思考很久很久……

一个普通民众,对于周遭的事物,知道的信息,常常是支离破碎的。事实永远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知晓,这是一个黑暗世界的常态。然而,深处其中的民众又何曾在意呢?时间会消磨殆尽痛苦,历史会掩埋昨天的记忆。没有相似的遭遇,公知不会感同。幻想和模拟的世界,始终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没有真正的伤害,人们自然也就不可能完全意识到这段灾难和历史的可怕之处。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客观事实?!

试问一下,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还在乎远在他乡的距今已有33年的切尔诺贝利呢 ?作为良知的需要,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部分,社会大众对真理的追求是必要的。因为“当我们谈论过去或未来的时候,我们会将自己对时代的认知带入其中。”看此片,当然是认识历史并唤醒自己内心良知的一小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客观存在着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宗教信仰的纠结,也存在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影响和渗透。自然灾难常常比战争来的更加凶残,因为人人都会在平静中放弃警觉。我极度厌烦那些将灾难和战争戏谑化的影视和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与现实中没法找到的反人性的神奇人物,也不晓得塑造这样的角色的人是何居心?历史永远是军人和统帅的历史,战争是恐怖手段。切尔诺贝利让人明白战争与灾难本质上如出一辙。这世间,我们尚不可知的恐惧多如牛毛。当变故发生后,我们的周遭都变了,除了自己。

故事的后来,平民成为思想家。切尔诺贝利仅仅只是一个引子,人类社会不想关切的悲哀才是真正的悲哀。现实在坍塌,我们的理想从未如此遥不可及,内心除了崩溃还能有什么?“只有战胜了切尔诺贝利或者彻底醒悟,我们才能思考和创作出更多的东西。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里,意识却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现实在逃离,它容不下人类。”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3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千名儿童罹患甲状腺癌,上百万人生活在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忧虑之中,其影响持续至今。”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将经过整整40代人。

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近500座,核能发电量约占世界电能的四分之一。回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一人类核能利用史上的惨痛记忆,事实证明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没有战争就没有伤害,只有各国和谐共处才能加速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

http://www.dxsbao.com/art/6387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
安陆8月15日电(通讯员房怡彤)革命老兵们,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他们是坚守前线的铁甲战士,他们是值得铭记的时代楷模,他们是新中国从血与火中崛起的亲历者!为助力三下乡工作深入开展,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子三下乡:促香芋产业发展,创数商兴农新路
怀揣赤子之心,践行青衿之志。为积极响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7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实践团队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开展了主题为“促香芋产业发…
泾县烈士陵园调研报告
为了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7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追忆革命岁月,焕活红色基因”车221赴泾县实践队队员们前往泾县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欣赏公园优美秀丽的风景的同…
学习大棚浇灌,贡献青春力量
为响应国学乡村振兴号召,更好的调研农村种植模式,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日照市进行走访调研,对大棚浇灌模式进行了解。“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的蔬菜大棚采用‘立…
为农助农,共建乡村
爱农助农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环节,助农中所展现的和谐氛围为人称赞。为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队前往日照市莒县前石灰窑村。经过精心实践、认真记录,实践队员助…
红色记忆:寻找家乡的红色印记
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归宿,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论在何地,家乡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红色文化印记,如革命烈士的纪念馆、红色革命遗址、抗战遗址等。这些红色文化印记见证了我们的革命历史,让我们铭记先烈的英勇…
考察立式栽种法 了解绿色堆肥箱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进行走访调研,探访当地肥料存储模式,深入了解有机花菜、李子等作物的种植情况,认识到“水肥一体化+堆肥循环”的环流利用新模式对农…
广东学子三下乡:用梦的笔在黄金大地上写诗
梅州8月4日电(通讯员柯铸灏张琦琦)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送经典下基层的初心使命,2023年7月9日至19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梦萦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梦萦队”)紧密结合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知识…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趣味客堂,乡村教育发展进行时
怀着对支教生活的期待,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为推动乡镇地区教育事业发展,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0名学生组成“艺起向未来”孝感市安陆市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感市安陆市孛…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化学小实验,助力科学梦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化学小实验,助力科学梦中国青年网安陆8月23日电(通讯员沈玄)初中化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