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尚书.尧典》有感
《尚书》为先秦时期的六部儒家经典之一,《尧典》即为其中的第一篇。先秦的重要作品如《左传》《国语》《孟子》《荀子》等都曾经引用《尧典》文句共达十多次,由此可见其古老的程度。《尧典》不仅是尧帝、舜帝的治国大法,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源头之一。
《尚书.尧典》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上古时期的生存世界观。毫无疑问在《尧典》中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西方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书中描述了尧是一个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的领导者形象,在其带领下,整个社会也是百姓昭明、安居乐业、协和万邦的景象。书中还描述了选贤举能的过程,讲述了尧是如何知人的过程,其选拔过程无疑是公正合理的。尧首先问大臣们:“畴咨若时登庸?”谁能来接办这件事。当大臣立刻回答说是他儿子时,尧立刻就拒绝了。尧说我儿子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说话不实,还喜欢争辩,这种人可用吗?其次尧又否定了几个人,尧不仅看这些人的片面的表现,而是看一个人未来的潜力,因为这个人将来是要治理整个国家。他的儿子非常聪明,但他知道如果丹朱从政是对其本人和国家治理都不利的。经过几番思考,尧最终挑选出了舜,并且通过测试他让他接替了自己的位置。这不仅体现了其公平公正的人格魅力,也能从中看出未来社会选举人才的缩影。其间更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位德才兼备有魄力的领导者方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不因家世选用同样能力出众的舜作为下一任帝王,也是伦理政治型文化的延续。
其次令我惊叹是文章中对自然和天象的阐述。因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的主体,那时的古人就对时间及天象掌握地非常透彻,而且是通过自己的肉眼观察和思维推断,这在古代的文明中是非常难得的。这意味着中国那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历法。古人把日月星辰的天象进行归纳总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一共三百六十六天。还可以使用闰月来。“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时人。”这是非常伟大的一句话,这个历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万事万物的规律,还让我们强化了华夏的正统观念,将天时与天道联系起来,将万物变化与帝王相承联系起来。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活之本,尧强调制历法敬授民时,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也启发我们要心怀爱农思农之心,做一个有农业情怀的江农人!
http://www.dxsbao.com/art/6316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