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君毅先生一生致力人文精神的重建与发展,其学问体大思精,长于辨析又善于综摄。本书为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与钱穆共同创办香港新亚书院时期所作的有关青年读书、治学及为人之文章结集。再次追溯着唐君毅先生的人生轨迹和思想历程,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道德感召力。在他的思想中,既体现出一种真切深微的人生体验,以及由此透显出的道德提升力,同时又表现出他深厚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周流融贯的会通精神。他始从西学入手,然后反观中国文化,入其堂奥,探其精微,进而谋求中西文化、哲学的融会贯通。【1】然而其终极目的,始终在于挖掘并显出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价值,重整趋于衰颓之势的中华人文世界和人文理想。全书大致分为六个部分,递进式论述做学问的阶段与历程。开篇以镜作喻,提出青年责任在努力地继承天德以立人德,在读书中不忘思考。提出学问的第一步在有师,读书与听讲此二者分别是以远近为师,进而层层论述读书与听讲的重要性和做学问的不同层级之苦。随后紧承前文论读书造学问而渐有心得之阶段,供青年一一照应,以通学问生死关。再从胸襟志愿拔高之角度讲学问,由此分出作人之学问与纯求知识之学问之交界处。深刻剖析学问引申出学问之方法与内容,又粗提出学问内容与生活同大,青年当与学问同进步。最后提出学问的目标在于对内成就自己、对外谋求中国文化发展,为青年提供一些人生与社会的真言灼见。作者写成此书意在使青年形成有关读书治学与做人之道的大体认识轮廓,随后发奋读书造学问,在此道路上发现并成就自我,以开拓中国文化之前途。本书由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辑录而成,为适应不同的读者群体,多用时下刊物笔调来行达。文章有模仿庄子及礼记之二段文之笔调来写,行文偏向流走与游戏。再者由于此书并非一气呵成,全书观点略有繁复之处。但不影响主要内容脉络清晰。
唐君毅一生致力于掘显中国文化内在精神价值与人文精神的构建,在本书中亦有体现,第十一文章即是论述中国文化精神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选此篇单独作进一步分析也是由于我认为其最能集中表现作者作书的意图:激励青年成就自我,以开拓中国文化之前途。
自古以来关于“文化”一词的解释流派众多,是因为不同国别、地域的学者对文化本质特性的理解侧重各有不同。可以达成共识的是不论何处的学者,都倾向于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在此基础上有的解释为生活样式,有的解释为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及其产品。在中国,“文化”一词涵盖了“文”和“化”二字的意思,例如《周礼》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为通过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全社会共同认可文明行为或礼仪秩序,因此“文化”据此被引申为“以文教化”之意。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在做学问与形塑观点时普遍重视文化具有的“化成天下”的本质特征。此书中也不例外,唐君毅先生在文中面向青年谈及中国文化时,中华文化精神暗含的人文主义与儒家提倡的道德实践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我将从以下三点探讨人文精神是如何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和构建的以及道德实践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一)由通天达地讲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如何展现的?导言提到中国学者重视文化“化成天下”的性质,于是作者首先将所论之文化限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方面,即中国之道德伦理宗教哲学文艺之精神。其认为中国人必须注意的是能够教化人民,使民德归厚的中国文化精神。由此窥见,中国文化精神实际是一种重视“人”主体地位的精神。中国文化强调人的尊严,于是向上不否定天之存在,向下亦开展人禽之辨,以求人可屹立于天地之间,实现人的通天达地。对于“天”与“地”的看法,中西方呈现出极为不同多种趋势。西方宗教普遍认为人是原罪之身,没有上帝的救赎,人将永生戴罪。因此在西方宗教观念中天(上帝)与人的关系是极度失衡的,人在天(上帝)面前卑微渺小毫无尊严可言。但在中国主流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人天性为善,通过后天的道德人性修养,可将原有的善性不断扩充。人们通过道德实践可以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天地各有其德,而人亦具其功,由是可说“三才”中的“天地人”齐德,人敬天地但并非全然的低于它们,这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此外人文精神也从严分人禽之辨展现。西方哲学区分人与动物多从客观事理处入手,会在动物前加很多修饰性定语,如人是能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等。中国哲学则从人的“情性”入手,认为人有“几希一点”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但四端只是对罪恶之事的批驳,是一种消极的自免于罪恶的行为。中国哲学认为人可由四端之消极地祈求自动免于罪恶转化为“仁义礼智”那种积极的责任。由此强调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几希一点”的道德与实践,因而使其具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价值。
(二)艺术文化与宗教述人文精神
中国的学术文化强调自由与和平精神,西方文化中“自由”一词具有一定程度的斗争性,自由需要捍卫,需要在反抗压迫中获得。而在中国,自由一词初解为“由于自己”,道德上的为恶与为善皆由自己决定,论语中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此意。在学术文化上的引申意则更具和谐性,自由表主体思想的开放与学术观念交流的兼容并包。在对自由一词的释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始终将“人”的主体性作为中心。在文化艺术上,文中强调重视艺术生活化与艺术的和平气,中国文化艺术精神融于一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反映社会现实,陶冶民族情操等实用价值颇多,再次体现文化“化成天下”的教化性质,这同样是一种重视“人”的表现。宗教方面,重视人文的精神使中国的宗教气氛不太浓厚,这同时鼓励了人类对自己在世界上的生存作更大的担荷。宗教的人文精神受到儒家观念的影响:在人道上体验天道,在人道上实践天道。中国人始终相信只要观察自然之运作,便可按自然的意志将天道实践于地上。正如看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知“道并行而不悖”,观察到“天行健”故“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们并不将万事万物完全依托于天,而是偏重自己的观察与实践。谈及生命之来源与去路,宗教普遍注重天的主宰性,而中国人则加入人文色彩,将祖先作为生命来源,子孙作为生命去路。使“我”的生命超越时间的限制,在宇宙中得到延续。而对于个体的渺小,中国文化在各种伦常关系中将小我集结成大我,使“我”在宇宙的空间中得到安顿。于是中国人以道德实践来解决宗教要解决的问题,将万事放置于当下的观念替代了通通诉诸于死后的观念,用道德实践建立和谐社会。在祈福与赦罪这两方面,中国人并不否认天的存在,但致力于以道德实践来代替宗教信仰,这便是笃于行践的人文精神。
(三)道德依于伦理孕育与扩充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实践当然也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推而行之,这就是所谓“伦理”。中国伦理在道德的孕育和扩充的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与地位呢?孝悌忠信等道德是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常关系而得来,因而道德是依存于伦理之中的。人,是各种德行,最高境界之总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敬爱,交往诚信等都是人伦秩序中道德的表现。在道德的孕育和扩充的过程中,儒家观念处于核心地位。儒家透过道德的努力实践,再扩而充之,而达到仁的境界的。孝道的扩充,把民族生命维系于永久,上承祖宗往圣之心,下求启迪后人,开万世之太平。友爱之道的扩充,使民胞物与,天下一家。夫妇之道的扩充,使二姓不同的价值、文化得到交流,诞生有血缘的后代,使不同种族的生命,真正容而为一。朋友之道的扩充,使不同地域的学术文化得以交流贯通,日新其光辉,人类总体的精神也渐趋博厚。这些都是儒家透过道德实践及扩充,进而达到的“仁”的境界。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在于人文精神,而人的道德实践又是人文精神的内核。
参考文献
【1】张力,阳红伟,李谞.论唐君毅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社科纵横,2013,28(08):112-116.DOI:10.16745/j.cnki.cn62-1110/c.2013.08.011.
http://www.dxsbao.com/art/5833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