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西安科技大学:走访杰出校友陈苏社

来源:大学生网报 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宋岳

陈苏社,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

1987年7月陈苏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期间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毕业之后他选择到榆林市神木县北端大柳塔煤矿进行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根植煤炭行业,从综采队工人、连采队技术员、生产技术科主任工程师、科长、副总工程师到世界第一矿的总工程师,7000多个日夜殚精竭虑的努力,终将大柳塔煤矿从当初的年产能90万吨的小矿逐步发展为年产能3600万吨的世界第一现代化井工矿。作为世界第一矿的总工程师,他为大柳塔煤矿至今累计生产原煤2.6亿吨以及成为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反复勘察,刻苦钻研,创造了无数的煤矿科技传奇,编制了大柳塔矿井综合水利用和泄放采煤工作面上部采空区积水等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大井整个2-2煤和5-2煤的防治水主要问题,为下层煤炭开采和全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累计经济效益约2300多万元。

江泽民同志视察神东矿区时曾亲切接见他和他的工友。工作20年来,他先后获得各类先进奖励19次,2012年他获得“神华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年还被评为“同煤杯第二届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

如果说陈苏社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那么他身上所散发出的道德光芒则更令人折服。

7月22日,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暑期大学生赴晋陕蒙矿区调研暨科创实践团在团委书记万超和团委副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大柳塔煤矿进行参观学习。面对昔日的校友,身为总工程师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陪同,热情讲解。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市场价格日益下降,煤炭企业收益降低,直接影响了矿工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行业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工资待遇也越来越低,再加上煤矿工作条件艰苦,这直接到导致了高校在就业时对煤矿企业零输入。他告诉实践团成员说:“身为采矿工程专业学子,就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采矿专业的学生只有到了矿区才有大展身手的空间。社会上的人都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是我们采矿人不能这样,我们要做国家的黑色脊梁,人民的光明行者。”

“一个关中平原的农家娃,一位大型矿井的总工程师,20年的青春年华,陈苏社牺牲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以自己矢志不渝的付出,书写了共和国现代化煤炭开采技术发展的一段青春奉献的历程。”这是寻找感动中国矿工组委会对陈苏社的评价。在座谈会上,陈苏社将这句话送给我们实践团的各位学子,无论将来的生活有多么艰辛,就业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秉承“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牢记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在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施展才华,做大时代的开拓者,为国家煤炭工业和能源开发做出新的贡献,守住我们采矿人的精神家园。

http://www.dxsbao.com/art/55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城中村调研团队出征仪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农村被划入了城市的范畴,但其产权归属、户籍和行政管理体制依旧属于农村,因此城中村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否满足居民的需求直接 …
用心呵护稚嫩心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圆蜗牛支教队的志愿者们为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轻抚那些看不见的创伤,对咸宁市双溪桥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们展开了一场家访,这场家访也令所有队员深受触动。…
采矿人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有那么一群微不足道的人,他们以天为单位,谋求生存;他们工作在地下几百米,冒着生命危险与瓦斯、噪音和粉尘作斗争;他们用自己那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带给国家光和热。他们是国家的“黑色脊梁”,是社会的“光明使者”。 …
浙江大学红色小队寻访红岩历史博物馆:探索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红岩精神
  八月三号的午后,重庆红色之旅小队进入红岩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光是从地面到场馆,就爬升了好几十米的高度,我们一步步拾级而上,感受这片土地的庄严肃穆。  馆内,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参观了红岩村 …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史团情寻访团行动进行时
2017年7月3日,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史团情寻访团,在汝阳团县委副书记韩佳佳等领导老师的接洽带领下,前往位于汝阳县凤凰山的烈士陵园进行为期一天的宣传纪录片拍摄。…
浙江大学重庆红色小队拜访老党员:峥嵘岁月里的红色精神
  8月3日,浙江大学蓝田重庆红色寻访小队继续第二天红色历史探索行程。上午,小队走进曾家岩敬老院拜访当地的老党员。  一大早,小队成员们穿着整齐的队服,带着2号晚上仔细挑选的水果,来到了敬老院。小队分 …
西安科技大学实践团:走进高家梁煤矿
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暑期大学生赴晋陕蒙矿区调研暨科创实践团抵达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家梁煤矿,一路北上,真切地感受到虽是千里之外塞上偏僻之地,但在这里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处处可见。…
浙江大学红色小队走进歌乐山——追寻宁关不屈的红色岁月
  8月2日上午,浙江大学蓝田学园重庆红色寻访社会实践小队从不夜城走进歌乐山,探索繁华重庆背后的红色故事。我们心怀对重庆红色历史的敬畏,对奠基新中国的革命烈士的崇敬,回到那特务横行的黑色年代,那宁关 …
红领巾公益实践队:传颂民族美德 学习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7月14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红领巾公益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为宁城社区“春泥计划”夏令营的孩子们科普了一节学习民族文化的课程。 …
红领巾公益实践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21天能干嘛?不长也不短,有人说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确实,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21天,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与其说习惯,不如说是一种态度,那就是吃苦耐劳,敢作敢当的态度,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