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
2004年,一起大学生凶杀案震惊全国,在当年那个媒体传播远不及现在的年代,其依旧成为了百姓们茶余话后必谈的话题,它就是“云南马加爵案”。这起引发全国上下轰动的案件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22岁的大学生,在即将告别大学生活、踏入社会的时候,在短短三天内连续杀害了与它共窗4年的四位同学呢?2004年,一起大学生凶杀案震惊全国,在当年那个媒体传播远不及现在的年代,其依旧成为了百姓们茶余话后必谈的话题,它就是“云南马加爵案”。这起引发全国上下轰动的案件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22岁的大学生,在即将告别大学生活、踏入社会的时候,在短短三天内连续杀害了与它共窗4年的四位同学呢?现如今,距离“马加爵案”事发已经过去了18年,在回顾当年这起大案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有着更深的思考与反省。在探讨“马加爵案”所反映出的问题前,我们先对“马加爵”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能探究出他在本案件中的心理历程。现如今,距离“马加爵案”事发已经过去了18年,在回顾当年这起大案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有着更深的思考与反省,不禁探讨“马加爵案”所反映出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部分人的思想并未跟上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部分人的思想并未跟上时代,社会剧烈的变化使青少年中出现了一大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批人有两大特点: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该承担的任务、所尽的义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心目中没有国家,没有社会,没有集体,没有家庭,没有他人;二是在这些人眼中,“我”这个字被抬到了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类人不关心他人,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其行为只由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由于这两个特点的“结合”,使一些诸如过于自尊与过于自卑等人格负因,深深地埋在这部分人的心灵深处,谁只要触动了“自我中心者”的这个“我”字(如触犯了他的面子,伤了他的自尊,或是侵犯了他的利益),这些“人格负因”就会立即无限地、不顾一切地“极度膨胀”起来,这时,这个人的精神会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状态,会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集中到一个点上:那就是怎么报复,怎么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至于后果是什么,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会发生什么影响,统统都被这个“极度膨胀的我”所掩盖,所遮蔽。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思维狭窄现象”。
最后,根据这些从“马加爵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搜索并整理了一些改善方法。最后,根据这些从“马加爵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搜索并整理了一些改善方法。专家指出,马加爵身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他缺少一个完整的健全人格。健全人格的培育主要是教育问题,相应地,社会评价指标也不应光看学历、知识,还要考察其人格,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介绍说,人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3岁和18岁,除3岁前在家外,其它都与社会教育有关系。所以教育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是多元的,要教学生们学会尊重差异,学会欣赏独特性。现在不少国家都在提倡全纳教育,即个体间无优劣之分,只是个性差异而已。这种教育理念应从小教育、渗透。冷漠和敌意让人产生逃避感。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则容易行为冲动。学校还要教会学生乐观面对困境,要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提高他们面对挑战的能力。相应地,社会评价指标也不应光看学历、知识,还要考察其人格,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介绍说,人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3岁和18岁,除3岁前在家外,其它都与社会教育有关系。所以教育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是多元的,要教学生们学会尊重差异,学会欣赏独特性。现在不少国家都在提倡全纳教育,即个体间无优劣之分,只是个性差异而已。这种教育理念应从小教育、渗透。冷漠和敌意让人产生逃避感。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则容易行为冲动。学校还要教会学生乐观面对困境,要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提高他们面对挑战的能力。
http://www.dxsbao.com/art/5549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