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阅读方式逐渐多样化。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有人感叹读书已经变了味,有人觉得不必过分焦虑,无非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改变了。(4月21日 人民日报)
当下,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往来不绝的信息冲剂,而完整的、丰富的、深度的“深度阅读”正在与浮光月影的浅阅读作斗争。当深思熟虑、严肃理性的信息变成鸡零狗碎、东拼西凑的信息时,阅读的本质便发生了变化。这是新时代给阅读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是文化的悲哀、个人的悲哀。
碎片化阅读随处可见,早晚的励志微博、公交车上瞥一眼的今日新闻、下班后用电子书短视频“秒杀”网络小说故事。我们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简化了的信息量,我们在急促的生活节奏挤出一点精力享受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鸡汤虽好,却不管饱。
碎片化阅读暴露了时代文化的弊端。实际上,真正的阅读是个人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它能带给人精神的触动和心灵的升华。萨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生命,“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只有深度、完整、全神贯注的阅读才能直达人的灵魂最深处。碎片化的阅读最终指挥让我们的思想成为风中柳絮,一吹即散,难以给人内心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
此外,碎片化阅读不仅反映出生活的破碎,更折射出个体精神碎片化的困境。当整篇美文被撕扯成碎片,当断章取义造成越来越多的误会,当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渗入到人们的思想,这时我们的生活便是一地鸡毛,杂乱无章。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里提到,“我们人类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的确,碎片化阅读表面上看起来提高了我们的阅读量,但也正是这些阅读碎化了我们。
“我们真正感到悲哀的,不是因为不会笑与不会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笑与为什么不再思考。”在面对碎片化阅读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为文化的没落敲警钟呢?
http://www.dxsbao.com/art/5543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