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孔乙己文学”火遍全网,不少人,尤其是20—39岁的年轻人(百度词条显示)纷纷感叹,如果自己没读过书就好了,那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进厂打工。这一话题很快在网络掀起巨浪,阅读量达上亿次。但是我认为,别以为读过大学亦或是受过高等教育,就可以自称是孔乙己,“孔乙己文学”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读书无用论”。
大家都知道,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是旧时代本该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却也过得十分窘迫。由此,很多人反观当下的自己,顿觉这位语文课本里的人物,不正是鲜明的自己吗!“学历既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这句话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热评上,热度居高不下,对于我这样的大学生来说,这句话确乎是直击灵魂的。联想近年来越来越“卷”的社会现状,从“留学热”到“考研热”到“考公热”,从某市属公立的幼儿园招聘竟引得无数硕士研究生争相竞争,到清华毕业生选择送外卖,从相差几千几万倍的骇人的“报录比”,到逐年攀升的“国家线”……此类新闻层出不穷,也难怪大家越来越焦虑和浮躁。
社会怎么了?其实早从前些年的“容貌焦虑”词条的爆火就足以窥见社会心理的病态。人人都争着抢着想要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希望自己的极致努力可以获得与之相应的回报,过上光鲜亮丽的生活。但与之相应的势必会引来反噬:自己明明已经付出极限的努力了,为何还比不过别人?在这样的努力、矛盾、努力、怀疑中恶性循环,成功的人是极小部分的,剩下的最后只能陷入自我否定与怀疑的怪圈,一蹶不振或甘愿平庸。回到话题,大家是否想过,我们读书识字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仅仅是想考取功名吗?这就走向了极端的功利主义。平心而论,读书是一种选择,进厂拧螺丝也是一种选择,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而我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企图读书改变命运的普通人,高谈阔论“孔乙己文学”之人是否从一开始就认为读了书的自己就是高人一等了呢?
世界本浑浊,罪与爱同歌。我们这代人,经历过高考的筛选好容易进入大学,怀揣着崇高的理想步入社会,可明明找不到高收入又体面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做一些体力活儿,最后惊觉“考不出功名的人竟注定比不读书的人还要惨”。不该啊!摆正思想啊!我们应当秉持平常心,知识这个东西,学会了就是自己的,我们或许无法达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界,但也不可过于急功近利而宣言“读书无用论”。杨绛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读书学习,为的是明事理知荣辱,而后内敛自谦,为的是丰富精神世界而垒高自己。
诚然,世界难免存在矛盾,也没有完全的对等,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作为站在新时代新赛道上的年轻人,更应当有大干一场的毅力与魄力,我们不是封建时期的孔乙己,学历与知识更不是脱不掉的长衫。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从现在开始,停止内耗,只做自己!
http://www.dxsbao.com/art/5505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