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的奋斗,人生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的奋斗,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我们的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青年与祖国双向奔赴,青春与时代交相辉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的时代重任,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斗方向和目标。青春的我们正值花季,是我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美好时光,青春会因奋斗而精彩。时代总是将责任赋予青年。百年前,无数青年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走上了抗战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组织,也应运而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我们的党由初建到成熟壮大,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到位于世界强国之列,我们的生活从温饱也成问题到衣食无忧,这种种都离不开前辈的奋斗。百年已过,前辈们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历史那头传递了沉甸甸、金闪闪的接力棒,而当代青年“而今迈步从头越”继往开来,赓续奋斗。你们是否还记得,被人们亲切地唤作大山的女儿的黄文秀同志,在她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之歌。黄文秀同志的事迹也是在提醒我们,青春不应该是用来荒废的,我们应该要用知识充实自身,以自身实力报效祖国,用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为祖国的脱贫攻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百年辉煌路,青春奋斗时。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由此可以说明,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没有奋斗,何来青春?如果我们的前辈们,没有奋斗的意识,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又何来我们现如今的美好生活?中印戍边战士陈祥榕在日记本中曾写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为祖国奋斗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正是处于不断学习的阶段,我们应该把每个阶段的成绩看作再次前进的起点,在永不停息的奋斗中完善自我。曾经的我也是一直在为自己不理想的成绩而感到烦恼,但我不停地学习充实自身,不停地奋斗,让我走好人生之路,因为奋斗,我努力奔向理想的彼岸。遥想当年,无数学子因为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导致他们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如今,国家对教育的扶持,对教育的关注,所以才成就了如今的我,也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支持,我们的奋斗才显得更有意义。站在新时代的风口,我们作为青年应该有觉悟与坚持,有理想与热忱,要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华章,做祖国的螺丝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近来,网络流行“躺平”、“摆烂”一词,大抵是指一种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状态,与“丧”、“宅”、“佛系”等异曲同工。混日子,图清闲,这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自强不息、奋斗向上显然相悖。但也有人认为,每个人的青春都应该有不同的样子,万紫千红总是春。伤痛、迷茫也是组成青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能靠“躺平”、“摆烂”来实现,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人生观,纵观古今,有哪一项成就不是通过奋斗铸就而成的?奋斗是我们取得成就的根本法宝。没有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世界。1919年,青年的爱国行动,铸就了“五四惊雷”。1939年,青年的笃行实干,让毛泽东发出了“模范青年就是要永久奋斗”的号召。为了“天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和水稻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研究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造福人民;为了载人航天梦想,航天工作者用自己的青春托起航天梦;为了重回生机,塞罕坝原来是一片戈壁荒原,但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奋斗,让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重新恢复了绿色。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正如作者苏心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新冠疫情中,一些“00后”学着前辈们的样子穿上白大褂,毅然决然地前往抗疫前线,为国家出一份力,看着他们一个个为祖国奋斗的身影,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出征,他们就是吾辈楷模,他们的舍己为人,敢担大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要有无私无畏敢担当的勇气。青春是成长,更是担当,是奋斗,我们更应当发扬奋斗精神,让奋斗成为我们最亮丽的底色。
http://www.dxsbao.com/art/4897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