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远离利己主义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赖丛瑶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开始,关于习主席的系列书籍我一直在读,最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认真读完了《习近平在福州》。习主席在福州时高瞻远瞩,制定了关于福州发展的“3820”工程;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马真”精神;开创了“一栋楼办公”模式有效提高了为老百姓办事的效率。读了《习近平在福州》,经过认真思考和体会,收获很大,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远离利己主义”。

所谓“利己主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个人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利己主义”与共产党员的先公后私、公私分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牺牲奉献等要求严重相违背。远离“利己主义”,就要做到“驭己、导人、理事”。

习主席一直是一个刻苦学习、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去梁家河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两箱子沉甸甸的书籍,在福州无论工作到多晚都要坚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才有后来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驭己”。生活要求不高,到福州担任市委书记后,因为房子紧缺和照顾老干部,自己住到普通的小区;招待曾经的同事和下属都是在自己家里;家里的电视机坏了,支付电视台职工维修费,没有因为是市委书记就享受特权,这就是驭己。为了更加方便为老百姓办事,把百姓“上访”变为干部“下访”,自己带头经常走村下乡进行调研,这就是“驭己”。“驭己”,其实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讲的“修身”,但又不完全是“修身”、不是为了“修身”而“驭己”、不是花费时间干单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而刻意要求自己,为了真正的干好工作、提高干工作的效率和对单位对社会的贡献率,才是“驭己”。

“导人”就是要正确地引导别人,而不是把人往歪门邪道上引,不是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更不是只顾自己不在乎别人。习主席在福州时,对工作上因为疏忽犯了错误的有容错机制,给予改正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这样就避免了干得多就错的多、错的多就被处理的多而出现工作消极的现象。习主席在教工作方法时,举了“庸医治驼”的例子,就是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引发出更大的问题。“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这是习主席在福州经常讲的话,“半碗米饭引发的谈心”教育干部要节约,习主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用实际行动、生动事例、深刻道理“导人”。其实“导人”就是 “驭己”的重要内容,或者是“驭己”的升华,没有“导人”的“驭己”就是利己主义者。“导人”既要注重言传,又要注重身教,没有身教的言传是空洞的,而言传身教又要有“驭己”作为基础。

干事、干正事、干好本职工作的事就是“理事”。习主席在福州制定“3820”工程,既给自己当下定了工作目标,还为之后20年的福州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为了宏伟蓝图形成了做工作周计划表、月计划表制度,这给我们当下筹划新年度工作做了很好的引领,既要大胆一些又要符合实际、既要注重当前又要考虑长远,不仅仅是紧盯着出成绩拿名次的东西,还要注重谋长远打基础。习主席到福州后,很关心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帮助部队修理营区道路、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和家属就业,甚至还为官兵买了电热毯,在帮助部队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如此,还为环卫工人制作了安全标志服、为民盟老领导弥留之际实现了一生的夙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习主席语重心长教育为了迎检而提出暂时关闭部分老旧店面,检查完再复工而做一些表面文章的干部,不能为了荣誉而搞花架子,就算评不上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确实有进步。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一个岗位,必须做的事情应该努力做好、非必须做的主动做好、出彩的事情想办法做好,既要“功成不必在我”,又要“功成必须有我”,不仅干好看得见、见效快的事情,还要为以后的发展打牢基础、贡献力量。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时刻记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的期待:志气、骨气和底气。何为志气?志气来源于情怀,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志气。志气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志气是贡献,是脚踏实地,为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身边何尝不是如此,西迁老前辈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渭水之滨,他们想到了自己吗?没有,他们想的是国家、民族,在他们心中国家民族至上、人民利益至上,这才叫志气。骨气是什么?骨气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底气是什么?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贡献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作为的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言行举止“驭己”,从而影响身边的人、正确引导他人,在“导人”上下好功夫,并转化为“理事”,认真干好每一件事,21世纪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这是一种新的文明。当我们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我们将承担更大的重任,就是引领全球走向更文明更辉煌的未来,让全世界所有的民众都能在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http://www.dxsbao.com/art/447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传承革命星火
传承革命星火——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队2022年6月23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队前往长溪村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志愿者来…
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队2022年6月23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队来到古城镇,在镇政府开展实践活动见面…
“四千四万四力”行动
“四千四万四力”行动新闻稿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合作力和沟通力,无锡商院会计金融学院开展了“四千四万四力”的主题活动,“四千四万四力”指的是本活动以在社会实践中走进四千个企业…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社会实践队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
解决乡村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乡村
解决乡村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乡村——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社会实践队近年来,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养分逐渐匮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上升。从而引起一系列农…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走访老党员,追忆红旗下
6月22日,为传承红色精神,喜迎二十大,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宁南新村社区向众多老党员讲解团史团章,与老党员同志活动中,讲解员张子豪以铿锵有力…
调研乡村振兴硕果,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调研乡村振兴硕果,助力地方产业发展——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队习总书记指出:“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为了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关注农村人口,建设美好乡村
关注农村人口,建设美好乡村——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
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6月23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乡村振兴的访问。…
其“力”虽小 三签成桥
2022年6月23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暑期社会实践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到第十六天,今天是讲师组的胖虎老师带来的魔法实验——承重牙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一根牙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