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又过年啦,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年代,有人总会觉得少了一点年味。昔日除夕夜晚烟花鞭炮声彻夜雷鸣,而今只留万家灯火家人团圆共同守岁,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呢?关于过年,前辈文人均留下无数生动描述。
丰子恺先生说: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壤壤,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在老舍先生的记忆里,则是除タ最为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过年则是另一番景象: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新年好,愿新年胜旧年
http://www.dxsbao.com/art/429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