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描写的是二战中最为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该影片以宏大的布景、独到的镜头、力求真实的道具、生动的语言,刻画了瓦西里、坦妮娅、丹尼洛夫、康尼少校、沙夏、菲利波夫人等复杂的人物形象。
影片以小男孩在冬日的森林中猎杀狼为开头,紧接着我们看到的是瓦西里被拉上火车去参加战役的场景。在火车上,瓦西里与坦妮娅第一次相遇,而在中途,火车停下,平民被迫下车,这趟火车只留下参加战役的红军士兵。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部由法国人执导的电影中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况,但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具有真实感的人物刻画和大战中人们各自的命运上。
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英雄,有的只是平凡而被迫无畏地被卷入的普通人。瓦西里本是个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机缘巧合之下,政委目睹了瓦西里精准的枪法,并在报纸上大肆宣传瓦西里精准的枪法和英雄事迹用来稳定人心,鼓舞士气,这才有了全篇最为精彩的神枪手对决。
其实,瓦西里并不是政委笔下的所谓的英雄,更大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他渴望爱情,超过所谓的荣光,他多次向政委提出其报道不像真实的自己,他无法承担人民的仰望与崇敬,却又不得不承担。
时代的每一粒灰尘,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在浩浩荡荡的时代的洪流下,每个人都是被时代推着走的小人物,无论是何种意识形态之下的战争,最后受伤害的永远是最普通的民众。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沙夏在被少校杀害后,政委向菲利波夫人说谎他投靠了德国人,在送菲利波夫人离开的时候,遇到了轰炸,坦妮娅受了重伤,菲利波夫人把唯一的通行证留给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没有生存希望的坦妮娅。
“我身体很好,我会撤退到对岸,沙夏,保重。”这是在安顿好坦妮娅后,菲利波夫人在离开时留给沙夏的字条,她不知道的是,他唯一的儿子——勇敢的沙夏,永远也不可能看到了。
影片的最后,幡然醒悟的政委的无私牺牲使瓦西里找准了少校的具体位置,换来了少校死亡,结束了两个神枪手之间的对决。战争结束,瓦西里找到了坦妮娅,他们的爱情也有了圆满的结局。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要看到的除了被血染过的伏尔加河、千穿百孔的满是尸体的城市、被无情残害的无辜的普通人,还要看到战争中不灭的爱情与亲情、无畏牺牲的兄弟情、为信仰而战的战士、勇敢站出来参与战争的民众,甚至于结束了一天战争时人们为活着而进行的庆祝……这些即使在没有阳光的照耀依然闪闪发着光的人性的光辉,才是人类长河一直延续奥秘,是我们面临时代变革时无穷尽的希望与勇气。
http://www.dxsbao.com/art/425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