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是理解碳减排的基础,有助于后续分析国际及中国碳减排政策信息的逻辑和核心目的,也有助于了解碳交易机制、碳价趋势等相关问题。“双碳”具体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两个重要概念和两个关键阶段,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背景 意义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碳峰值。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平衡,狭义上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两个概念,碳中和不仅意味着要减少排放,而且要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提升实现碳的排放和吸收的平衡,难度更大。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中国对世界节能减排事业的重大承诺。客观来说,要实现这一宏伟艰巨的任务,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发展中国家来说,困难和挑战是很大的,但是党中央依然决定确立这一目标并为之奋斗,体现了执政觉极高的政治责任和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觉悟和自觉行动。
“双碳”目标确立的背景
“双碳”目标是主动应对全球气侯变暖的关键行动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变暖,从人类开始工业化以来,由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全球的平均温度较1850年的工业革命初期上升了近1℃,且平均气温上升的速率明显提升。就我国气候变化的情况来看,近百年以来,我国地表温度显著上升,上升速率明显加快,北方冬春增暖趋势明显。除此之外,气象数据显示1950年以来,我国极端降水明显增加增强,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与冻土消融,影响下游大河的径流与水质,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正常循环。气候的变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扰动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洪水、干旱与森林火灾等更是对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冲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现实基础全球气候治理是科学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碳排放权关乎国家的发展权。中国在现阶段提出“双碳”目标的承诺与本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拐点已经出现。纵观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史可知,在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围绕基础设施、建筑及工业设备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所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材料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而到了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主要贡献开始转向以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对能源消耗量也自然降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基本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占GDP的比重也一路攀升,2015年固定投资比例一度达到81.25%,而后固定投资总额增速与其占GDP的比重,双双出现下滑,2019年、2020年固定投资总额增速出现负增长。此外,我国的人口的城镇化率已于2019年突破60%,城镇化的速率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无论是未来城镇化的空间还是城镇化的增速均十分有限。因此,中国执政党在当前确立“双碳”目标,是源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及阶段作出的切实可行的承诺和指引,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一盏明灯,同时也划定了红线,必将对未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双碳”目标将引导中国经济走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必须分步骤分阶段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逐渐减少甚至退出高耗能的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循环经济,大力推动环保、绿色能源、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也有利于政府降低债务,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双碳”目标有利于形成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双碳”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生产方式变革是重头戏,但生活方式转变也不可忽视。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倡导低碳理念和生活方式,呼吁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更多步行或者使用自行车通勤,逐渐禁止燃油车销售,倡导人们更多使用低碳建筑。随着这些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人类将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双碳”目标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双碳”目标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最大,石油占比较小,而我国生产的石油不足以满足消耗的需求,石油供给对进口依赖很大,因此无论是从降低总的能源消耗角度,还是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角度,降低碳排放都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art/4203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