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述史历史发展
1.大陆历史发展困境:理论先天不足,学科定位不明;口述历史实践缺乏工作规范;研究深度缺乏;资金缺乏、缺乏群众基础等;
2.台湾口述历史的特色:1搜集生活在跨越两个时代者日治时期的经历,得以展开日治时期的相关研究;对政治运动的平反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保留传统匠师、艺人的生命史;修志传统的延续亦有赖于口述访谈取得地方史料;由口述访谈当事人,而为之作传;由成立口述史工作会议到成立口述历史学会培养访谈、整稿人才;2009年“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出版的《台湾口述历史书目》总结了四五十年来台湾口述。
3.香港口述史发展概况:1980年代开始,90年代以后广泛参与;发展机构-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历史博物馆和电影资料馆;目的:补白香港记忆,让弱势与基层发声,价值观的传承,自我精神治疗,增强归属感。成果-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初期《香港人及其生活》、1999年至今《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9册)、2001-2004香港口述历史档案库(170个口述历史档案)。评价:从社会使命而言,成果是多姿多彩的;从组织和参与而言,则表现出积极和充足的能量;学术界尚未以口述历史学者作为身份认同,民间团体、博物馆、数据管等缺乏严谨的方法。
4.香港口述影像活动:口述影像是什么?“口述影像”是“影视翻译”之一,是一种专业描述技巧。口述影像员会利用简洁、生懂的语言,將影像讯息进行描述,传达给视障人士,协助他們理解其內容。以电影口述影像为例,口述影像员要在尽量不干涉对白、声效和背景音乐的情況下,描述演员的表情、动作及场景等等。制作口述影像需時,要描述一部1.5小时的点影,撰稿阶段便需要约70至80小时。口述影像主要分为:(1)预录口述影像(2)现场口述影像。在香港,现时大部分为視障人士而设的電影口述影像场次均提供现场口述影像,因此还要加上十数小時演绎口述影像的排练工作。口述影像的用途广泛,还用于描述電影、电视节目、展览、博物馆、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杂技舞蹈舞台剧)及自然景观等等皆可口述。香港盲人辅导会自2009年起,首次提供口述影像服务,首套是同年贺岁片《游龙戏凤》。口述影像不只为视障人士提供娱乐,更是视障者与社会联系的工具。香港口述影像志愿者们通过他们的声音,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澳门口述历史简况:里程碑: 《抗战时期的澳门》 ( 2001);设想: 《关于开展“澳门人口述历史”研究的初步设想》的计划书( 2002 );阶段性成果:《澳丁回归历程纪事》 ( 2005 );麦洁玲《说吧,澳门、黄志荣《创作人谈创作》(四册);赵燕芳《葡人土生访谈》、宋柏年、郑妙娴、黄雁鸿;《澳门文化访谈录》、黄文辉、邹家礼《澳门作家访问录》等;博物馆学生研究、澳门教育人物志口述历史计划。
http://www.dxsbao.com/art/413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