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幸来到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听课,我很开心在这里可以听到一节设计如此精妙的课堂。经历了上一次的见习后,我已经获得了很多师范生上好一堂课所必备的技能:安排好课堂实践、知识点引入要有情景、如何放大教学现象等等,这一次,我一样是受益匪浅。
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和学生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李老师运用了问题导学法贯彻整节课。问题导学法可以很好地拉动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地积极思考,从而起到使课堂节奏紧凑、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融入大量知识的效果,课堂内容十分地充实,对于许多中上层次的学生,这是很好的接受方式:一节课下来,从引入到了解、区分,再到实际运用,从物理走向社会,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但是对于中下层次或是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来说,这种上课方法可能会使得他们一无所获。这一层次的学生许多都是听不懂物理课或者是对物理没有兴趣,在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对不同的部分进行引入时,这部分的学生是不会去思考的,他们就会发呆、干别的事情,甚至是睡觉。这也就让我学到了“备学生”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基础、不同班风的班级,在实际上课时甚至要准备几份教案。
从细节上讲,李老师这次的课堂也是有很多闪光点的。在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上,李老师不是直接问什么是电功率,而是问什么是用电器,以构建主义的角度出发,基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概念,引入本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电功率,这样子既不会让学生感觉知识的突兀,又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第二个问题的设置上,李老师贯彻落实了科学探究、模型构建的方法。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李老师表现出了老到的教学经验。他再一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对电流决定式和定义式的讲解,推导出了两条不同情景下的电做功的公式,既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又通过电流的定义推导了做功的公式,教会了学生构建情景的方法。
第三个问题更注重实际运用。李老师从如何算电功率出发,教会了同学们从用电器读电功率的方法、电功率的单位等与电功率有关的详细知识,然后趁热打铁,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运用于物理情景的能力,这部分虽然略显枯燥,但是确是本堂课的第一个重点。
从第四个问题开始,本节课就进入了提高阶段。第四个问题再次从头开始,第二次引入生活情景,给出两组用电器让学生找到他们的区别,从而进入纯电阻与非纯电阻的学习。
第五个问题承接第四个问题,问:什么是焦耳定律?李老师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知道学生必然知道这是在纯电阻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定律,但是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在实际运用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借助这个思路,李老师出了两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检验,结果与李老师所想一致:在概念性的题目中,学生完成的很好;而在实际运用上,学生却不能运用这种思想去求出实际的功率,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这再一次说明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在师范生中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断地对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才能够更好地学会教育,正如李老师所说的,教育者的成长历程分为学教、会教、擅教三个阶段,要得到进步,夹带思考的积极实践必不可少。
http://www.dxsbao.com/art/4069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