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身边的红色故事——半床棉被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曹诗悦

湖南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源头,有“革命摇篮”“伟人故里”之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而最近读到的,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个红色故事就发生在1934年湖南郴州。1934年11月的一个傍晚,在郴州汝城县沙洲村里,3个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晚上,3位女红军看到徐解秀的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就拿出她们的被子,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张床上睡,同盖一床被子。3天后,要临走时,女红军们执意要将被子留给徐解秀母子。而徐解秀不忍心,推来推去,争执不下。这时,一位女红军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女红军对徐解秀说:“红军同其他部队不一样,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

其实,在红军来到汝城之前,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大家都对共产党心生畏惧。而与女红军们真正接触后的徐解秀才不由感概,“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只有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我们血液里,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理想追求。而传承红色基因,就需要讲好红色故事。时时回望,才能从前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半条棉被”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将饥饿、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赤子情怀,是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印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现实缩影。正是因为前辈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更加应该珍惜。

每当读到红色故事,了解革命时期先辈们的艰苦绝卓,感受到他们在艰难中奋斗不息的精神,总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如果没有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何以拥有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传承“半条棉被”的精神,真正把这种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实际行动中去,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http://www.dxsbao.com/art/401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节水灌溉,保护水资源
为了深入学习节水护水的知识,了解灌溉技术,感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2021年7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绿水青禾”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村镇卢白村,对现代农耕节水灌溉模…
建设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学习节水护水的知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节水护水的方法,2021年7月2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绿水青禾”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锦里村,对居民进行节水护水知识的宣传,…
团结一心,戮力前行 ——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从6个方面系统总结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的深刻启示,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2019年底开始一场突如其来…
金钟迎薪火 四明山小分队采访税务局工作人员
今年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逢此佳节,大量的旅客来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小组在此次红色之旅中,有幸采访到了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他们当时也正在参观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我们向他…
给你一滴清水,还我一片绿地
为了大力宣传节水护水的口号,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2021年7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绿水青禾”暑期实践队员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新兴四村的附近大棚进行…
阳光洒满书架,光明照亮未来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推广农家书屋工程以推动农村文化-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对于保障农民…
青山常在,绿水常伴
为了深入学习节水护水知识,了解家乡水资源的实际保护状况,2021年7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绿水青禾”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国家3A级景区“浐灞生态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小小麦秆,大大匠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感受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衔接的起步之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8月8日至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赴濮阳市清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当地麦秆画发展。…
结缘:寻访四明山革命老区 书写宁大人青春故事
四明山深处的梁弄镇,是一个在地图上并不显眼的小镇。初夏时节,山川秀美,茂林修竹,人来人往,鸡犬相闻,一片清和,看似与浙江大地上其他的村镇并无大异。唯有沿路处处可见的红旗、红色标语,带我们回忆起…
“农家书屋”暑期调研“结束”篇
时间过得真快,再提交调研报告及心得后,我们的暑期三下乡调研就画上句号完美的结束了。在这期间真是受益颇丰,从最开始的选定课题,到分配任务撰写资料,再到后期的实地调研以及撰写报告心得,仿佛一切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