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有几个主要人物:大胆妈妈安娜·菲尔琳、长子哀里夫、次子施伐兹卡司、女儿卡特琳。大胆妈妈是个随军叫卖的小商贩,先后和法国、瑞士、匈牙利的士兵恋爱,生下长子哀里夫、次子施伐兹卡司、哑女卡特琳。一家人靠拉着大蓬车随军买卖货物为生,在大胆妈妈看来,“只有战争才能把人养得更好些”。“大胆妈妈”这个称呼,来源于德国17世纪小说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女骗子和女流浪者库拉舍》。“大胆(courage)”在布莱希特笔下代表着小人物为了生存而必备的“勇气”。
大胆妈妈一个人养大了三个孩子,她勇敢、精明也具有母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去当兵,大胆妈妈可以和上士据理力争。为了养活全家,她敢拉着大蓬车跟着军队做生意,敢买卖子弹和其它军备物资。为了多挣下一点钱,大胆妈妈可以和厨师为了一只阉鸡讨价还价,甚至以将军要待客要挟讹了厨师一块金币。对待哑女卡特琳,她试图多给女儿留下一些嫁妆,告诫女儿不要和军人谈恋爱,炮火轰鸣中不忘为女儿取得她想要的红靴子,为陪伴女儿放弃和厨师彼得一起离开。尽管生活在战争频发的年代,大胆妈妈依然拉扯大一家子,尽己所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养活全家。而大胆妈妈的三个孩子,也都具有宝贵的品质,有着自己的追求,试图以自身微小的力量对抗惨淡的命运。哀里夫勇敢而有抱负,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英雄。即便大胆妈妈尽力阻止、在其他人都想法设法避开战争的时候,哀里夫选择离开家人跟招募员去当兵。在军队里他也骁勇作战,颇得上司赏识。施伐兹卡司诚实负责,给军队联团当收纳员,保管钱箱。即便敌军占领了所在地,和自己所在的部队失散被俘,施伐兹卡司还是尽己所能地保管着军队的钱箱,担忧着将军发不出军饷。在被敌军抓获生死一线时,施伐兹卡司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仍旧死咬着牙不说出钱箱的下落。卡特琳虽是哑巴,却在其它方面与正常女子没有什么区别。她也爱美,羡慕羽菲特的红靴子和漂亮装束,也勤劳善良,冒着危险救助小孩和受伤的士兵。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哑女,在侦察兵即将进攻城市之时勇敢地爬上屋顶敲击小鼓,哪怕士兵的枪口已经对准了她,哪怕已经中枪,卡特琳也把小鼓敲到了生命尽头。
大胆妈妈和她的三个孩子,是战争年代里努力生活的小人物的典型。他们平凡勇敢,在时代洪流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尽自己的能力在生活着。然而时代是残酷的,没有哪一个人可以逃脱被时代洪流裹挟吞没的命运大胆妈妈的三个孩子是彻彻底底的战争牺牲品,他们都像“黑色十字”预言的那样因战争而死。哀里夫想要建立功业,最后因为“抢农民的家畜”,“弄死了女人”被士兵抓获审判。哀里夫的悲剧在于他在一个错误的、混乱的时代里去追求自己的抱负,显示自己的勇敢和英雄行为。施伐兹卡司试图坚持责任,保护联团的财产,被敌军抓获杀死。施伐兹卡司的悲剧在于在一个不讲道德、不讲责任的国家领导集体下追求个人诚信和责任。卡特琳救助小孩子,帮助受伤的士兵,当着敌军的面敲击小鼓提醒城里的人被枪杀。卡特琳的悲剧在于一个善良的灵魂试图以牺牲自己拯救集体最终招致死亡。战争持续几十年,最终小人物没有从战争中得到任何利益,胜利或失败对他们而言已不重要。他们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包括他们的生命。
在战争环境下,大胆妈妈的母亲与商人角色是极端矛盾、无法共存的。战争造就了一桩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大胆妈妈的悲剧。大胆妈妈可以为了谈一桩生意忽略看顾长子哀里夫,让他成功地跟着招募员跑去当兵最后失去生命。哪怕次子施伐兹卡司已经被敌军抓获即将行刑,大胆妈妈也要把她商人的特性发挥到极致,最后因为舍不得抵押大篷车换200个金币的赎金失去了她的儿子。在失去了两个孩子后,大胆妈妈还要跟着军队继续前行。长久的战争并没有让大胆妈妈获得她想要的生活,反而像上士对她说的那样“谁要想靠战争过活,就得向它交出些什么”,大胆妈妈最后失去了她的三个孩子。
可大胆妈妈的悲剧性还不止于此,她还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一切却始终不觉醒的人。大胆妈妈在剧本中呈现了明显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她讨厌战争,认为战争夺去了她的几个孩子,抱怨过“她(卡特琳)成为哑巴也是因为战争的关系,一个兵士在她小的时候把什么东西塞进了她的嘴里。施伐兹卡司我再也见不到了,哀里夫在哪儿呢?只有上帝知道。这战争真是该死!”。但更多的时候,大胆妈妈可以称得上是战争的拥护者、捍卫者。她将战争视为谋生的手段,宣称自己“不喜欢听和平的钟声”,鼓吹“弱者就是在和平中也要完蛋的。只有战争才能把人养得更好些。安定下来又有什么用呢?安定下来的人最先完蛋。”、“你若担受不了战争,胜利也就没有你的份。战争不过是做买卖,不用乳酪,却用子弹”。哪怕是在她的三个孩子相继死去后,大胆妈妈还拉上她的大篷车继续做买卖。大胆妈妈真的没有意识到战争给她带来的伤害吗?她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小人物哪能得到利益”。可是大胆妈妈意识不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罪恶性,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她一直没有觉悟,也永远不会觉悟。大胆妈妈的悲剧是一种必然,然而这种至死不知的状态却更加重了剧本的悲剧性,颇让人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小人物的一生则更加注定充满了悲剧性。
http://www.dxsbao.com/art/3923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