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爱与烟愁 ——评琦君《烟愁》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黄昱

《爱与孤独》是琦君的另一本散文集,我更愿意化用这本书的名字用“爱与烟愁”来概括《烟愁》的主题。《烟愁》是台湾作家琦君的第一部散文集,在台湾创下52次重印纪录,被台湾联合报副刊评为“台湾文学经典名著”。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用“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幽幽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评价《烟愁》。在《烟愁》这本书里琦君为我们讲述了她的童年、故乡、家人、朋友之间的故事。琦君的散文﹐温暖而平和,在她的笔下人性中的丑恶好像都被抽走了﹐彼此的面目都变得和善起来。

1949年琦君因战乱政治等原因离开故土来到台湾,自此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琦君自述:“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 在作《烟愁》时,琦君已然离开故土,生活在台湾。“故乡、母校,都在遥远的那一边。”于是不可避免的《烟愁》里夹杂着琦君对故土、故人如烟般的思愁。台湾没有一丝冬意的冬天让作者想起家乡的晒暖暖,“飘雪花与雪后晒暖暖的情味,就只能在梦中追寻。故乡呢,也似乎离得更远了。”。来到举目无亲的台湾依靠烟度过的时光也不由得勾起了琦君的乡愁,“一缕乡愁,就像烟雾似的萦绕着我,我逐渐体会到烟并不能解愁,却像是酒似的,借它消愁而更愁了。”。在台湾多年,不但吃不到柑子也见不到亲人“那些琐琐碎碎的旧事,就不免时时萦绕心头了。”。又圆又大的茶山杨梅、甜中带苦的永嘉瓯柑、夹着红糖撒着芝麻的月光饼、雪后矮墙头上的晒暖暖、女孩子们比美的喜宴是琦君对故乡的思念之愁。历经兄妹弟三人之手的小金盒子是琦君对早夭的哥哥和弟弟的无尽思念。酒杯、毛衣和妈妈的菜是琦君对父亲和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思念。“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正是因为琦君忘不掉亲人故友、忘不掉童年、忘不掉故乡,因此她笔下的《烟愁》也就不由得笼上了烟愁。

梁实秋先生在《论散文》里提到“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正如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烟愁》里的作品都是琦君人生体验和人生哀乐的自然流露。琦君将自己人生历程中的不幸最终咀嚼成自己人生中的欢乐, 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智慧, 这样回首时的豁达, 不是一个简单粗糙的灵魂能够做到的。因此虽然经历了兄弟双双早夭、父母先后去世、家庭败落、社会动荡飘摇,琦君表现出来的仍然是对世界的热爱,这种爱也体现在《烟愁》书中。《烟愁》散文的主题是多角度的,但所有的文章都凸显了“爱”之一字。小小的杨梅串起了童年吃梅子的任性快乐和对去世父亲与劳累大半生母亲的怀念与爱。一只金盒子是琦君与早逝哥哥弟弟的手足之爱。酒杯是父亲的一片爱女之心;一件藏青色的毛衣是母女情深。鲜牛奶代表着琦君与庶母的和解,是“爱的领受与赐予”。一张月光饼、一只瓯柑承载的是对故乡的爱。两块银元、一块猪油糖年糕是对亲戚邻里的仁爱。小金鱼与鸭子是对生命的慈悲与爱。“永恒的期约”、“不见是见,见亦无见”是对恩师的爱。橡皮日戳、秋扇是对平淡生活的热爱。琦君的文字都笼罩在爱的光芒下,即便在一些文章里有忧有伤,在琦君独特的文字叙述下反而更显得爱的可贵。

《烟愁》里琦君的文字可以称得上是“他只用平常的字,务求明白,不喜欢勉强粉饰的装点。他的古典的文字带着一种古老的斑烂,古香古色充满字里行间,显着一种欢畅的神情,美而有力;好像一阵和风从芬芳的草茵上吹嘘过来一般……”在《烟愁》里你看不到琦君用堆砌辞藻描写人或物。启蒙老师是“脖子下面挂了一串长长的念佛珠,身上仍是那件蓝布大褂。”“他的蓝布大褂在风中飘呀飘的,闲云野鹤似的,不知飘到哪儿去了。”《烟愁》在遣词造句并不花哨反而大量运用诗词,文字也就别有一种古典美。父亲收到爱女所赠的小瓷杯时一句“只为爱女更瓷杯”;我散步江滨“望着滔滔江水,亦不免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之感。”;想到已逝恩师时“可我仍禁不住想,他在‘大去’的一刹那,真进入了‘智境俱泯灭,寂然天地空’此境界的话,那么他的灵魂亦不会飞越重洋,寄我一梦了。”另一方面,琦君的文章几乎不夹杂政治色彩,且语言中掺杂俚语俗语,既极大地丰富了散文的表达内容,同时形成了一股淡淡的乡土气息。例如文章中的“哩”“道地的”“肚才很通”等等,虽然文章中夹杂地方词汇但又不生僻晦涩,自有一股子返璞归真的味道。

琦君在后记“留予他年说梦痕”里写道:“书名‘烟愁’,这是集中的一篇。我对这两个字有一份偏爱。淡淡的哀愁,像轻烟似的,萦绕着,也散开了。那不象征虚无缥缈,更不象征幻灭,却给我一种踏踏实实的、永恒之美的感受。”琦君把人生经历的苦痛与不幸与对人世的爱与温情交融精炼,最终以《烟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烟愁》交织着一个大陆去台作家的愁与爱。我想琦君用《烟愁》给我们传达的应当是这样一句话:“人生原是甘苦参半的,这味儿又岂不隽永。”

http://www.dxsbao.com/art/392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蓄积红色精神
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今天是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观察团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三天。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前十二天对于党史的学习认识和初期宣传、实地考察之以及深度宣传讲解之后,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
青春最美的底色
2021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一百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现在我国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青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一百年前先辈们冒着危…
传承先辈红色精神
7月24日今天是实践活动的第十二天,今天我们开始了实践活动第四阶段,也就是我们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在不同省市进行社会实践,党史学习的队员,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进行了成果汇报,我通过聆听也学到了很多有关…
绿芽实践队7月16日感人故事合集
今天是开心的一天呀!我一到办公室就被三年级的小女生冲过来抱住,她很开心地问我为什么今天早上来学校了,听到我说她们今天有音乐课的时候她笑得更开心了呢!离第一节课还有十五分钟,她说要带我去走走校园…
暑期三下乡:温暖与梦想同行
暑期三下乡:温暖与梦想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河南7月20日电(通讯员赵瑞敏)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更多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筑牢红色精神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今天是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观察团进行暑期实践的第十二天。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前十一天对于党史的学习认识和初期宣传、实地考察之以及深度宣传讲解之后,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
绿芽实践队7月16日支教故事合集5
再次从酣睡中醒过来,我又顶着烈日,踏上了去往学校的路上。下午的太阳总是那么毒辣,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烫的。我和大家一起,撑着伞,顶着大太阳,也抵挡不住炎炎夏日的侵袭。一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接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天我们来到东明县武胜桥镇陈屯村山东麦古银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片的金银花田,大批的人采摘大部分都是老人促进当地劳动力发展,为扶贫出一份力。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巨大贡献。来到皇新村,一下车就感受…
青理学子三下乡:朝阳暖夕阳,以青春助力健康中国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争取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7月20日至2021年8月10日,久遇夕光——青岛理工大学赴西藏、贵州等五地助老实践服务团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
7.24实践总结
2021年7月24日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纪检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开展活动的十二天。自今天开始,我们的工作正式进入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三个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好收尾工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