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相传始于旧石器时代,由燧人氏创造发明,他们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而灶台,就是在那个时代应运而生,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灶台就是厨房的全部。砖垒成方体,前边留空作为烟囱,后面留口作为添柴用的灶眼,上方留出一个大的圆形,在上面做一口大锅,锅里煮饭,锅下添柴,分工合作,共同做成一顿美味的饭菜。
与灶台不可分割的就是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人民对于灶神的美好期冀。每逢灶神节,家家户户都会买来又甜又黏的糖果,希望能够黏住灶神爷的嘴巴,使灶神爷上天的时候能够多说好话,使人们能够期待来年的美好生活。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一带供张奎、高兰英。各地由于水土不同也就导致所供奉的灶神爷形象的不同。但人们对于祭拜灶神爷的初衷却有颇多相似点。
随着人们对于烹饪的需要,灶台也演变出了多种类型。比如老虎灶,江浙一带的人们可能更加熟悉一点,它有别于于自家做饭的土灶,而是个供应热水的地方。老虎灶单靠泡水,利润单薄,一般腾挪得开地方的老虎灶总会设几张桌子,权为茶室。老茶客们把着一把紫砂壶,在霭霭的雾气之中,闲话家常。茶室里有早间弥漫的水汽氤氲,有市井街巷的谈笑风生,作为一项风雅的娱乐活动于大街小巷。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老虎灶渐渐式微。许是江浙仍有,却也不多了。老虎灶终究是湮没在时代的大潮之下。
对于现代生活来说,这种慢节奏又危险不环保的形式确实不值得再为推崇,新型的厨房和器具更受欢迎,人们也逐渐在这日新月异中淡忘了灶台的存在。灶台文化作为过去生活的代表,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慢慢地被人们遗忘。
稻秆燃起时火星四溅的灼热、木头锅盖掀开时带着雾气的菜香、那一份嚼在口中美味不愿咽下的锅巴,成为时常想起的美好记忆。
http://www.dxsbao.com/art/375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这句话是我最想和小天使们和亲爱的队友们说的。这十天里,感谢小天使们带给我的所有感动,感谢我的队友们的照顾,感谢遇见的是你们。还记得,第一天的我们说,还有……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小时候,经常听到电视播放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铁 ”;上学以后,开始听到老师们和我们说团结就是力量;长大以后,开始逐渐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落幕,但是那些充满欢声笑语亦或是艰难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而在这一场旅程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成绩。最初接触到孩子们是在刚开始那两天,被安排到……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来到上杭中学的下乡第一天,我就感觉到空气中一直弥漫着一股自然的味道,于自然,我是敏感的。上杭中学所在的地区是一个农村,农民们靠自然吃饭,不同于那些大城市,这里的的山水并没有……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一眨眼,十天过去了。三下乡活动混合着学生老师们的不舍之情,结束了。而这十天里那些大伙儿一起吃饭的样子,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聊天的样子,仿佛还在昨日。然而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终……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环境能起重要作用,但绝对不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我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实践的地点是上杭中学,虽然没有华丽的教学楼,也没有优美的校园绿化,但是相对于山区学校……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如果我们回到中学时代,重新作为一名初中生的话,我们能做到像他们那样拥有一颗善良和纯真的心吗。看到上杭中学的这群小天使们,他们对同学之间的关爱和真心,真的让我想起当年的我们。……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如果将来我选择从事老师这行职业的话,我很希望到乡村的学校来进行我的工作。因为那里孩子非常的天真、烂漫和温暖,那里的民风非常淳朴和平易近人,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人情味。在上杭中……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