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大力发展工业更是导致农业生产被忽视,从而影响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中央领导人进一步认识到农村改革的重要性,自此,农村改革开放的浪潮兴起。
1977年,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同时又是“左”倾错误的重灾区,党中央决定在此进行试点,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到1983年初,全国普遍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国家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户使用,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使农民拥有较多的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同年,党中央决定在农村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克服了平均主义,并极大地促使农民投身于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改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改为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利益。在产业结构方面,党中央派出专业人士帮助农村进行调整,积极发展多种经济促使农村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农业的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农村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农民以及农村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问题,在1984年,我国各地出现了粮食卖不出去的情况,这时中央便决定在实行统销统购政策的同时,要求农民自己加工粮食。也是从1984年开始,国家渐渐放心农业的发展,便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其次便是农民问题,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民进入乡镇企业任职,极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关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央用了一个词叫“异军突起”。但让人遗憾的是,乡镇企业受到国营企业、私人资本以及外来企业的影响而逐渐衰落。最后是农村的改革开放,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改革开放不仅有益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的发展更是为工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改革是对“左倾”错误思想的认识与改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
http://www.dxsbao.com/art/362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