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本书,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经典著作,相反,它的出现应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它就是《绿皮书》。《绿皮书》是上世纪60年代专门为黑人出行指导衣食住行安全位置的一本导游“保命”手册,所以电影《绿皮书》就聚焦在种族歧视这个主题之上。导演彼得·法雷以极大的勇气将种族歧视问题搬上大荧幕,同时以绝妙的手法将公路片的轻松、愉悦与严肃的斗争、救赎巧妙结合,一段优雅的斗争之路,同时也是一段自我接纳、救赎之途,最终《绿皮书》斩获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等多项大奖。
《绿皮书》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天才黑人钢琴家谢利聘用白人混混托利作为司机,一路南下,前往种族歧视问题最为严重的南方腹地进行巡演的故事。巡演途中遇到了许多种族矛盾、阶级矛盾、自我矛盾问题,两人彼此磨合、影响,最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电影以标准美国式大团圆结局结束,表达了对种族问题和解的美好憧憬。
电影成功地塑造出两个有血有肉而又个性鲜明的人,黑人谢利才华横溢、富有学识、举止高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们对黑人的偏见,但是黑色的皮肤却使他内心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在舞台上他备受尊敬,脱下音乐家的身份,他又成为一个被白人讨厌的“黑鬼”。阶级认可却不能带来种族认可,这使得他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不够黑,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的矛盾,并因此感到十分孤独。而白人托利则是生活较为窘迫、混迹社会、举止粗俗的下层人,对家庭十分负责,对黑人有着时代所赋予的偏见。尽管是真实事件改编,但通过艺术加工后,这样的人设打破了对传统黑人、白人的刻板印象,而这两个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搭配在一起,则更能产生反差、对比以及突出故事结局的戏剧性。
电影中处处体现着种族矛盾以及谢利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他只能住在破旧的黑人旅店里、在酒吧里被白人殴打、警察会毫无理由地要求他下车接受盘问、作为受邀嘉宾却不能在餐厅吃饭、被安排在杂物间休息,而谢利选择在被不平等对待后依旧保持自己的绅士风度,当托利用暴力反抗时,谢利说:“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
“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这不只关乎孤独,更关乎接纳与勇气。抛开种族矛盾,谢利的这段自我接纳之路,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一直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偏见,那我们就难以接纳自己,所以当谢利选择在低级的黑人酒馆里,用旧钢琴弹奏黑人民歌时,他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电影中有一段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一条马路,隔着两边的人,一面是西装革履的黑人谢利和白人托利,一面是在农田里辛苦耕作的黑人。那一刻的谢利,满眼惊恐,对于他而言这段旅途更像是见证,见证更残酷的现实。他更坚定,要继续完成自己的艺术使命,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黑人”。谢利与托利最终抛弃了世俗观念,审视自我、成为挚友。制度可以通过战争来改变,而观念的改变则更漫长,谢利与托利代表了当时个体的觉醒,正如托利说的那句“天才远远不够,要想改变人心,需要的是勇气”,有勇气抛弃世俗观念对于任何人、任何时代、任何问题都意义非凡。
http://www.dxsbao.com/art/3478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