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觉醒年代》前段时间带给很多人触动,那些革命者有着最纯净的笑容和坚定的信念。“等到那一天,可以没有我,但是革命要胜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话。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中,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那些革命者中不乏青年志士,这些少年徒手摘星,将光洒在我们身上,他们却凋零在最美的年纪。
虽千万人,吾往矣。
凉山火灾,二十七名消防员三个地级干的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三岁,可他们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那一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忠魂不朽,山河铭记。喀喇昆仑山上发生的那场英勇的战斗,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张开双臂挡住的是敌人立起的是战士风骨,突出重围杀的是敌人护的是中华。陈祥榕妈妈一句“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让多少国人为之动容,他们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又让多少国人感慨。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古往今来,无数铮铮铁骨前赴后继,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人披荆斩棘走出来的路,我们怎敢忘记。
电影《八佰》中那句“丈夫许国,实为幸事。”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在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荣誉,也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但就是那么一群人为了看不清的未来做着努力和牺牲。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吾辈定万死以赴。”我们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更应该继承他们的衣钵,传承他们的精神,将幸福延续一代又一代!
http://www.dxsbao.com/art/345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