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出版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目前国外学界有学者称马克·吐温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汤姆的冒险故事,将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联系在一起(Mark Devroye,2019)。而国内学界有学者称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中,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一著名的文学形象,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黄江娜,2009)。本文将从马克·吐温的生活,以及修辞等写作手法等角度探讨《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五章语言的幽默风格。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差异。因此,原本表示“体液”的humor一词就衍生出“脾性、气质”之意。16世纪英国戏剧家班·强生的一出喜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Every Man in His Humour)。剧中人物的性格引人发笑。受该剧影响,humor一词又衍生出“滑稽”和“诙谐”的含义。
幽默是人类语言中最复杂的机制之一。作家的生活经历, 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他们的写作风格, 表达方式也就不同。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则婉约含蓄, 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幽默就是常用的间接表达。
马克·吐温丰富的生活经历不仅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更塑造了他的写作风格,他曾加入了同盟军,但很快又弃武从文,在内达华(Nevada)和旧金山开始了他写作和当记者的生涯。在旧日西部的乡下读者中有了幽默家之名。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要基于他本人40年代时在汉尼拔成长经历的回忆。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源于马克·吐温童年的乡村生活。
其次,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综合运用了以上提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及幽默手法, 尤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以及夸张,反语等修辞,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弊病和黑暗现实,揭示了宗教和教会的虚伪性,无情的嘲讽了庸俗的小市民习气。如:
第五章中开头写到了许多人参加礼拜活动,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宗教礼仪活动虚假的本质:
“then all the young clerks in town in a body––for they had stood in the vestibule sucking their cane-heads, a circling wall of oiled and simpering admirers, till the last girl had run their gauntlet; and last of all came the Model Boy, Willie Mufferson, taking as heedful care of his mother as if she were cut glass.”他写了参加礼拜的如痴如醉的追求者带着别样的目的还有被精心照顾的小朋友参加这个礼拜活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虚假宗教活动的讽刺,同时还讽刺了参加活动的人们的小市民属性。
第五章第七段运用了夸张和反语手法嘲讽小镇宗教礼仪习俗的描写。描写了镇上的人们上教堂时的穿着与言行,牧师主持礼拜的过程。吐温写道:
“And now the minister prayed. A good, generous prayer, it was, and went into details: it pleaded for the church, and the little children of the church; for the other churches of the village; for the village itself; for the country…”他罗列了一长串为之求福的人们 ,机构和事情后才结束他的祷告词。祷告做得夸大其词,装腔作势,根本没有真诚可言。这些描写运用了夸张和反语的写作技巧, 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夸张。
总之,马克·吐温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生活经历的影响,他植根社会底层的经历是他写作语言风格幽默诙谐的基础,同时,他还熟练运用喻以及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讽刺这个黑暗的社会现实,《汤姆·索亚历险记》不仅仅是一本儿童读物 , 是马克 ·吐温对世界儿童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不可磨灭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art/334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