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浅析《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摘要:《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之一。随着生活境遇的改变,她的人物形象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本文主要论述了她在恋爱,婚姻和被弃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古代劳动妇女泣诉悲惨婚姻故事的长篇叙事诗。它将叙事,抒情以及议论融为一体,以诗的体裁讲述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情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它不仅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不朽的作品,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古代社会的情状。《诗经-卫风-氓》的女主人公她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中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具体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种不同的形象特点。
一、恋爱中的单纯痴情和对爱情婚姻的期待
《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期间犹如大多数少女一样,单纯而又痴情,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在女主人公看来,氓是一个老实的男人,抱着布匹来交换丝绸,但其实他充满了虚伪和做作,以交易为借口,实则别有用心地欺骗单纯而痴情的女主人公,骗取了她纯真的爱情。“将子无怒,秋以为期”那个极富有心机的男人软硬兼施,轻而易举地使女子应允了他的求婚,自此陷入爱情的泥潭不能自拔。“将子无怒”就侧面地反映了那个男人的脾气秉性,同时也暗示了女主人的以后的不幸遭遇。
“信誓旦旦”说明了他们在恋爱期间也像其他情侣一样山盟海誓,恩爱甜蜜。“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强烈表达出女主人公深陷爱情之中,对恋人的深爱与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女主人公送男子渡过淇河,又到达顿丘,还是舍不得离去,怎样才能长相厮守?“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周代男女间的相识、相知和相恋有很大的自由,不像后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有很多限制,但结婚还是需要媒人,这是婚姻结合必须的礼节但是由于男子家境贫寒,没有财力筹备婚礼,所以贤淑和善良的女子冲破礼节束缚,毅然决然自己做主,答应了他秋天结婚。女主人公在恋爱中的单纯、痴情、天真、可爱和诚挚跃然纸上。
总之,女主人公在恋爱期间是天真、单纯和痴情的,她没有对男子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也没有做长久的规划和打算,只是沉溺于恋爱的甜蜜中,却埋下了令人悲伤的种子。
二、婚后的勤劳忠贞和对爱情的执着忠诚
恋爱是甜蜜幸福的,也是痛苦和煎熬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颜亮丽,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女子年轻貌美,生活像蜜糖,眼里跳动的尽是新婚的快乐,整个人陶醉在爱情甜蜜的港湾。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男子家境贫寒,自从女主人公嫁过来后,女子就下定决心要和心爱的男子共患难,用辛勤的劳动创造财富,打造自己的幸福的生活,二人齐心协力,坚信苦日子总会过去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年来她起早贪黑,日日为家务劳作,即使在艰辛贫困的生活中,她依然恪守妇道,忠于丈夫,但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子竟然在她没有犯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背弃了她,男子行为卑鄙,前后不一,对待爱情没有丝毫定准,总是三心二意,而且“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当心愿满足后,便开始暴力虐待妻子。而且“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命运之苦,连自己的兄弟也不了解,反而讥笑她,我们可以想到这位勤劳忠贞的女子在婚后所受到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在女主人公身上,汇集了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女主人公不幸的遭遇,也正是中国古代广大妇女的缩影,具有极强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反映了古代妇女们的生活状况和卑下的社会地位,让人心生怜悯。
三、背弃后的清醒理智
通过婚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女主人公也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在痛苦与不幸中独自伤悲。除此之外,她还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怨恨伤痛与清醒理智的态度。女子认识到“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食多则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容易上受骗。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告诫天下女性不要沉溺爱情太深。不要把自己完全和婚姻捆绑在一起,否则一旦婚姻失败,受到影响最深的还是女性。此时《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伟大的,是清醒的,是极富理性的。
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无限渴望,对丈夫充满爱恋的女人,面对自己不顾一切,辛苦追求来的爱人,最后竟然嫌弃自己,完全无视女子这些年来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她只能悲叹男人背叛爱情,自己遇人不淑。她没有因自己悲剧婚姻而丧失理智,而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尽管痛心,但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报复行为,只是痛定思痛 ,使我们顿时对她的悲惨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对她在悲惨命运前保持清醒理智而产生敬意。
《氓》中的女主人公回忆了恋爱时期,对氓情意绵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义无反顾的嫁给了氓,婚后的甜蜜生活没有持续太久。虽然女子全身心的为这个家庭付出,但丈夫最后还是把她抛弃了。女子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敢于控诉丈夫的暴行和社会的不公。女子没有忍气吞声地向命运屈服,而是理性的选择了反抗的态度,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对失去的婚姻,理智的选择了放手,理解了生命与爱情的价值,最终战胜不幸,保持人格的独立,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之,《氓》中的女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典型形象之一。随着生活境况的不同,她的形象也表现出了随之相应的改变,带有极强的阶段性,复杂性和发展变化性。她的形象成为古代广大劳动妇女的悲剧缩影,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7
2.先秦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
http://www.dxsbao.com/art/3333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