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崇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更显得意味深长。
“俭则约,约则百善具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俭节约是古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诸葛亮曾于《诫子书》中曰:“非淡泊无以明志”,即只有清心寡欲才可以明确志向;范仲淹幼时家境贫寒划粥断齑,长大后为官清廉,树立了“俭廉恕德”的范氏门风,堪称历代家族门风之典范;大学者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克己复礼,修身养性……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私德,更是社会公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坚持以勤俭办一切事业,务必狠刹奢靡之风、浪费之风。如今,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品德正逐步深入人心。节俭还体现在政府的工作计划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实实在在的节约成效,更加坚定了亿万人民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决心。
在全社会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87岁高龄的卢永根院士身患重病,在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选择将“一点一点省下来的”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为国家“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院士平时的生活节约得近乎苛刻。为了少花钱买菜,他自己在楼顶种菜;平日在学生食堂吃饭,一荤一素二两饭就是他的“标配”,看到学生浪费饭菜总忍不住提醒“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他以生活上节俭做减法,铸就了人生辉煌的加法。感动中国人物马旭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毕生节俭只为了一次奢侈,耐得住清贫,守得了心灵的高贵。耄耋之年,她把毕生积蓄1000万捐赠给家乡的公益事业。而曾在网上走红的“布鞋院士”李小文,甚至因为穿的太“土”曾被学生误认为是“修空调的师傅讨要工钱”……榜样们照见着风光霁月的洒脱胸怀,践行着节俭的作风,标注着令人景仰的精神高度。
要使勤俭之风盛行,需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从节水节电节用到绿色节能出行,从落实“光盘行动”到拒绝铺张浪费。只有将绿色的生活理念融入到生活实践中的点滴中,才可以汇聚成勤俭节约的磅礴力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浪费,才可以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上行下效,亦可带动全社会厉行节俭的风气。古人曾言:“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政机关首先要以身作则,带头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需带头节约资源,绿色节能生产,从而带动全行业的转型升级;学校也要加大对于学生勤俭节约的引导培养,使节俭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弘扬节俭观念,营造节约型社会,我们不能只做节俭的观望者,更要做身体力行的行动者,成为从我做起的践行者,成为勤俭节约涓流汇海的推动者。节约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让每一位青少年儿童都能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把勤俭节约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节俭观念融入青少年心中。良好的风尚的培育,离不开每个人的躬身行动。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要成为“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保持头脑冷静清醒,不被侯服玉食的奢华生活迷惑了双眼,迷失了方向。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节约美德,并将它发扬光大,使“文明圣火,千古不绝”,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勤俭春风又绿神州,泱泱华夏再沐朝阳。以俭心、俭德、俭行融于国之复兴,中华民族定将舒天昭辉,磅礴东方!
http://www.dxsbao.com/art/3276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