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探索
暑期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及青年洞。走进纪念馆,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道具模型,向大家展示着当年林县的真实情景: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用两只手,一锤一铲,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那个修建红旗渠的十年中,林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凝聚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无论是官员还是群众均吃住在现场,奋斗在前线。干部们抡锤打钎、党员们专挑重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地人民团结一新、同甘共苦的精神,看到了各级干部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作风。
红旗渠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物资匮乏的六十年代,为了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林县人民风餐露宿、开山辟路、跨壑架桥,仅凭自己的双手靠那简陋的工具,历经十年年寒暑,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一面不朽的旗帜。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学习并发扬红旗渠精神,学习前辈们自强不息、不怕牺牲、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http://www.dxsbao.com/art/3209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一旅阳光”实践团来到建德的第11天。志愿者们迎着清晨的日光,满怀热忱,来到教室开始了新一天的支教活动。风声、蝉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查看全文 >>
7月8日早上7点,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退伍军人服务站内,挤满了志愿者、小朋友和家长们。今天是“一‘旅’阳光”暑期夏令营正式上课的第一天,许多小朋友和家长7点不到就来到了教室。志愿者……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一旅阳光”实践团查看全文 >>
“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今天是浙江工商大学“一旅阳光”实践团在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支教的倒数第二天,闭营晚会在夏日的蝉鸣中拉开序幕。清晨,志愿者和小朋友们都比平时更早地来……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一旅阳光”实践团查看全文 >>
实践队成员通过阅读电子文献、新闻报道寻找新和村的相关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新和村以它的西红花产业、伞架厂产业、“全国文明村”的荣誉引起了实践队的注意。实践队对建德市三都镇新……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新和村,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下辖村,位于集镇以东2.5公里处,交通十分便捷。7月5日,实践团正式出发前往杭州建德新和村,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第一天,实践团大致游览了村庄……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实践团来到的是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村委会的干部吕桂芳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并绍了村子的大致情况:全村有常住居民户405户,常住人口1430人;有耕地面积……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20日,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续在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进行实地调研。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自然环境优越,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好,是种植……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新和村位于三都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7亩。自然条件优越,全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拥有柑橘、西红花药材、茶叶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全村共有442户,总人口……
刘宇畅 浙江工商大学“青春稼穑情,助力振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