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致敬基层工作者:星星之火,可以亮原

来源: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肖美川

基层工作者从不明亮。大多数人对基层工作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它繁杂的文件整理,没日夜的加班加点,还有直面着最直接的政府与人民的矛盾关系,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是选调生们的第一份工作,他们喝着咖啡,整理着文件,偶尔抬头看一眼窗外的夜空。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很辛苦,选调生的基层工作很辛苦。”张棣说。张棣,2008届选调生,现任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副镇长,是本次访谈的选调生之一。“我当时是因为家里情况特殊,想回家所在的地方工作,当时的选调生一般都是会在家那边工作的,当时看基本条件刚好符合最低条件,我就参加了,考试也是压分过的。”他说的很谦虚,尽管他在校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张棣觉得这是他的一个人生幸事,给了自己报效祖国的机会。张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党政办进行的,任务是协同工作,比如电话发通知,旁听上访谈话等,连文字性工作都很少;这是为了让初次到来的选调生们尽快熟悉情况,学校学到的能力与知识在机关工作的最开始是没有办法进行的,选调生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整体能力,在经历了至少半年的了解基本内容和格式后,才会着手进行材料写作的工作。

当选调生们快速成长起来,就要参与进繁杂的基层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负责文秘、档案和后勤工作等,组织草拟综合性报告,协助做好镇党的组织、宣传、纪检等工作。选调生更注重于综合能力,这是张棣在经历了长期的乡镇工作之后得出的结论,相比于大学象牙塔式的环境,社会环境显得更加多变,而人们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但少一项能力在基层工作中都会受困。没有团队能力,一个人单打独斗做不成;没有得失心态,一个人钻牛角尖做不成。选调生是一个综合的岗位,要的是综合的能力。”张棣说道。长期的磨练使得他的综合能力不断上升,越发的能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问题和矛盾;温和的态度,认真的办事,又使得张棣受到了同事和领导们的诸多赞誉,张棣在组中的主心骨地位慢慢的建立了起来。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材优干济的张棣并没有因为繁多的工作失去耐心,也没有因为自己所受到的赞誉而沾沾自喜,他越发的沉静,如同一颗老树在乡镇工作中扎下了根。

中国人的“年”带着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感,只有团聚才意味着“年”的完满。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张棣分工联系到了一个从武汉回来的村民,受到政府封村封镇的指令,需要将该村民进行隔离,隔离的村民只能一个人在一个房间,张棣等工作人员与之对话都需要隔一条街,逐渐的,村民对工作人员有了反感。面对村民对反感,张棣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以更加积极温和的方式与之交流,“从各个方面细致的考虑,他说家里没有吃的了,我们给他买好,家里没有需要的工具,我们给他拿过去,因为不能靠近,我们在马路和他对话,声音很大,说说笑笑很开心。最后我们和他都成了朋友,他说没想到你们工作这么辛苦。”说到这时,张棣的声音显得很欣慰又很严肃,“他们说我这是人缘好,其实不是,这其实是逆向思维,如果我在那里应该怎么办?父母也不给见,中国社会里团聚是最开心的一件事,但是做不到。一个人聊天都难。我会去想他的难处,然后就着这些难处去帮他,这就是逆向思维。”懂得为人处世,人情练达,张棣的大部分工作最终都因此顺利的渡过了难关,赢得了群众和同事的敬佩,也让他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我觉得我现在的工作就挺好的,不需要往上走了。”张棣“一点也没上进心”的说到。当领导认为他有能力前往更高的一层时,张棣却并不想往上走:“我感觉我的我的目标乡镇就蛮好的,在乡镇待着给老百姓就干点具体事,自己做点事。”基层困难很多,张棣显得很从容,他认为每份工作都会有困难,有困难就努力去解决,对每件事尽心尽力,这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天性。一个人顺应天性,才会达到他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的状态,张棣也是,他保持着待人真诚的赤子之心,为人民做事。

16年乡镇工作以后,张棣碰到了一个农业的农民资金合作社的事件,老板征集了很多钱,后来还不起了,自杀了,留下了一片狼藉。事情落到了张棣这边,他面临着嗷嗷待哺的老百姓,和一个空空如也的厂子。张棣通过一年多的时间把所有的债权人都拉到一起,要求保证孤寡老人,工人工资,政府债务百分百兑付剩下钱按比例分。最后到结束的时候,老百姓存款只拿近15%,但老百姓很开心,也很感激,因为他们以为这些钱再也拿不回来了“我这是我成就感最高的一件事”张棣说到,“而且这个厂还盘活了,现在变成了一个规章企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张棣就是这样面对着他周围的人和事,面对着他的工作和人民群众。他是自足的,故反身而诚,正如王阳明所言“因为我的内心本来就是自足的,只要遵从良知本心去行事,我就能够安定满足,并能使身边人安定满足,这就是君子了。”

邓小平同志曾谈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而基层工作是连接人民和党的桥梁。

基层工作者从不明亮,他们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默默的闪光,也许一两颗并不那么显眼,但群集起来的那份光亮,就为怀着中国梦的13亿人们照明了脚下的路。

http://www.dxsbao.com/art/3110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物流运输能源结构及绿色包装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当前我国存在着物流货运车辆配置落后能源消耗大、“互联网+大数据”在当前领域不够深入、邮件包装不合理以及浪费而造成物流行业耗能大、货运效率低、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体系的资源浪…… 吴泽骏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绿色物流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积极探索新时代节能发展新模式”山科学子在行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能源日益稀缺和开采难度逐渐加大,同时伴随着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城市能源紧张且大量的温室气体为全球气候带来严重问题。在目前双碳政策的大趋势下…… 胡雨涵 吴泽骏 张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大能源团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通讯员:王心远)11月20日,金融二班在张公岭校区风雨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传承、接力、奋斗:在志愿服务路上汇聚青春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星火“e+”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20年。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团队秉持学校“志愿者、找青科”志愿服务品牌,积…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周末文艺广场”才艺大赛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11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了由聊城大学校…

趁青春,进社区|信息学院宣讲团前往科萃苑社区开展“赓续沂蒙荣光,传承红

为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社区中代代相传,青岛科技大学“编梦沂蒙童声传颂”宣讲团与…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本网讯(通讯员李海燕/文可向恒/图)为让2024级新生更…

最新发布

参观红色基地,致敬革命先烈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化工学院学生会举行“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7月21日上午,王砚泽同学前往河北省马本斋纪念馆参观学习。马本斋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献…
了解疫情期间群众生活状况,感悟基层工作者们英雄气概
“迎光赤子”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分组调研所在地的商场等周边村镇沿街展开问卷调研,旨在站在民众的角度看待疫情防控力量,进一步了解民众对疫情防控的态度,加固疫情防控常态化。随后,通过线上交流讨论对…
“手工艺”黄茜三下乡个人感悟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即使在这一年中,我们虽然不幸的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够开学,也不能够见面。但是还是不能够阻挡我们的三下乡活动的按时开启。在8月2日到8月8日这段时间中,因为疫情,我们的队…
“扬战疫精神,植爱国情怀”——街头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所需
“迎光赤子”实践团正式开启第一天的走访调查,此次调查形式以发放问卷为主,分别就青岛市,潍坊市,东营市三个地区展开调研,旨在站在民众的角度看待疫情防控力量,进一步了解民众对疫情防控的态度,加固疫…
“手工艺”蔡颖欣三下乡个人感悟
(通讯员蔡颖欣)夏至已至,又来到了新一轮的暑期三下乡。今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故我们队伍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以线上的形式开展。今年七月份,我很幸运地通过了三下乡的面试,成功地加入了…
聚橙光之力量,广东学子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广东医科大学“橙光”志愿服务队于8月6日在廉江市良垌镇礼诗堂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短暂而充实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活动通过调研、讲座和中医理疗服务等方式开展,意在以橙光之力助力健康乡村建设,以小改变带动…
守护疫情下的家园——华农学子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人们的目光凝聚在抗击病毒的一线,时常忘记了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的社区工作者们……”暑假期间,华中农业大学鼓励学生助力疫情防控,参与社区防控排查、便民便利服务等实践活动,由此投身于河北…
湘潭大学赴保靖县葫芦镇社会调研团实地走访调查国茶村茶坪组
(通讯员:王乐吕芯宏)为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情况,洞悉当地黄金茶产业和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湘潭大学赴保靖县葫芦镇社会调研团在湘西保靖县墨戎苗寨集合,采用问卷调查加口头阐述的方式进行实践调研,…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心支教,心灵支教
大学生网报荆门市8月21日电(通讯员林校权曹锌钰)“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就这样将近尾声,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会有鲜花,也会有荆棘,但我们终将不畏挫折,乘风破浪,为乡村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看着他们…
讲好“防汛抗洪”故事,有支队伍叫“戎葵花开”!
在2020年的热情暑期,一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铜陵、江苏南京等地,他们肩负重任,满怀热情,着力于打造特色民航科普类知识,进行民航知识科普,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共见证了10个地区戎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