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三亚电(通讯员 符宇田)因此次实践活动受疫情影响,当福建农林大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我踊跃参与,成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新三农调研队的实践队员。积极投身于调研了解当下乡村振兴、创新,农业机械化,农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程度。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我觉得既兴奋又陌生,虽然因为车程太长而身心很疲惫,但是在知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上收获满满。
7月31日上午,我作为调研队队长,在线上早早安排好队员们的任务和强调大家要注意安全等事宜后,我便投入开展实践活动。
三亚早晨的八、九点便感觉到了太阳的温度,当我随果农到达果园时,发现雇工们正在冒着日头喷洒农药。其实在来的路上,我也观察到一路上许多的农户们早已经汗流浃背、面色通红。他们扛着锄头或背着器具,一锄头一播撒的为生活创造幸福财富。对比城市生活,我想若不是此次实践,我可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果园调研过程中,农户们看到我都会面露微笑,放下器具和我热情交流,认真的回复我的问题也不胆怯和我合影留念。还打趣到,要把图片洗出来摆在自己的果园宣传,说大学生到他的果园参观调查了。我从去到果园路上到和农户们交流整个过程就没有合紧过嘴巴,第一次感受到村里人的热情开朗、不拘小节和他们淳朴的笑容。
在交流过程中园主罗克丰半担心半忧愁地和我谈起芒果今年的销量和价格涨幅。他说黎场主要以种植芒果为主,当地农户大多以此为生。而芒果一年一收,今年因疫情,付出的雇工费和农药费都没能收回。今年的价格对比去年也是每斤亏损了两元近三元。据我了解他的果园约为10亩,种植近400棵果树,能采购将近5000至6000斤,这样一算对农户而言便是一笔大数目。说着罗克丰长叹了一口气。是呀,我想没有人的日子是一番风顺的,幸福的生活有时也难免遇到磕磕碰碰,像种芒果的果农们也深知芒果长的好不好不仅是自己勤不勤劳决定的,还要看天吃饭,但是他们也深信自己只要愿意付出,就一定可以收获。
罗克丰还提到了农业的根基——稻田,他说黎场乡村许多农户都慢慢退出了种植稻田,选择了租地种水果、其他作物等来换钱过生活。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到在这果园对面是大片荒田,长满半人高杂草。我想是因为长期弯腰和曝晒导致身体不堪重负,加之这么辛苦的劳作下换不来一家人可以能够糊口的饭钱才放弃的吧,我也为农户们生活的不易感到心酸,不是他们想要放弃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而是现实让他们选择了能够养活一家人的救命稻草。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基,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迎合当下的时代发展,我打心底佩服他们。
说着罗克丰便带我到附近仅存的田地上指导我插秧,我朦胧的捣鼓将近半小时才大概学会如何顺畅插入秧苗。此时我已汗流浃背,脸早已被太阳烘烤的火辣辣的疼,嘴巴干裂。谁能想到才短短半小时,我便如此不堪一击,我算是实打实体验到了种田的艰苦不易,也更加明白农民伯伯们黝黑皮肤背后所赋予的深刻意义。
我觉得如果稻田或果园的收割、播种、采收、喷洒等流程更加的现代化、智能化会不会农民们会更加愿意投入其中呢,像很多地区如东北、北大荒等就很好普及现代化机器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但是针对小农户而言,不仅没有经济支持和技术指导,而且在这样一个偏僻且多山区的小村庄真的会被看到吗,我不禁感到可惜。因为这样的村庄不仅是在三亚存在着,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村庄。他们也许还没有被发现,还是原始的埋头耕作着一代又一代,还是苦苦的劳力付出撑着整个家庭,我想到这些又深感无力。
此次的调研虽然拉下帷幕,短暂而精彩,幸苦而充实。在调研中,我不仅倾听到农民们的心声,还一起分享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看法。我虽然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但是从今天起,我愿意去深入农村,我愿意去走进农村。父母因为心疼我一直不放心我去下乡实践,但是当通过我分享的与农户合照、农户劳作照片中,他们从忧虑变成了支持,他们也是从农村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深知其中艰辛,时常告诉我要尊重农民、尊重每一份职业。不论国家走的多快多远,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不能忘记我们的复兴梦。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始终要把自己和人民、国家紧紧挂钩,我深知在学堂上学来的知识若不与实践紧紧贴合是悟不出真切的道理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深深印入我的脑海。通过此次宝贵的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我真实感受到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劳动的艰辛可贵、劳动者的坚毅精神,也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宝贵内涵意义所在。
http://www.dxsbao.com/art/296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