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的前言中提到,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当然,也不仅仅是乡土性的。
提到乡土性,我们更多的会想起土气的乡下人、愚和病贫的乡村症候,我们无法把乡土性和自己甚至是和现在的社会发展状况联系起来,似乎乡土这个词各方各面都正在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其实不然,乡土性不仅是一个指意乡村的形容词,更代表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所以,乡土性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文化的灵魂。正如荣格曾指出的,“集体人格”并不是形成于当代人们的有生之年。我们的祖先是依靠农业生存的,依赖土地、聚村而居,在悠久的农业文化中乡土性成了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成为了我们民族的自画像。因此,尽管我们生活在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文化中也有不可磨灭的乡土性,“落叶归根”、“终老是乡”的思想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从另一个角度看,现代社会也并不完全优于乡土社会。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提到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也就是说,乡土社会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而现代社会的文化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两者相比,是各有优劣的。现在的中国社会,甚至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体现了这二者的融合和冲突。
不可否认,不同的时代土壤会成长处不同的文化。乡土社会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互相行为,是基于了解和信任的熟人社会,只有在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而在高度城市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这样的亲密联结,复杂的社会状况也不再能单单依靠礼治和教化来维持稳定的秩序。但这并不意味着乡土性失去了成长的土壤。一方面,我们今天依然崇尚农业,敬畏大地;另一方面,我们仍相信礼治的教化、仍然维持着以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网。这些都说明,我们并没有远离乡土性,相反,乡土性成为了我们文化的根,牢固坚实,并且枝繁叶茂。
余秋雨先生在《君子之道》中提到,“集体人格”的原型建立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学工程,对于一般人来说,只需明白文化的最后一级台阶,就是为故乡找到灵魂。或者说,找到有故乡的灵魂。成长在一个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年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和各种现实的考验,我们当然不能再局限于安土重迁的乡土文化,而要着眼于培养现代思想和更具现代目光。然而,乡土性始终是我们中国人集体人格的故乡,也是我们灵魂的故乡。
http://www.dxsbao.com/art/2624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