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廷先生在《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1期发表了课程的“5I”构想一文,提出“5I”构想是一种中介性课程方案, “5I”即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直觉(intuition)、智慧(intelligence)。“5I”是一种注重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课程观。在“5I”视野里,课程是师生以智慧生成为目标,以知识、情感、价值观等信息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兴趣、质疑、直觉等为重要心理条件而开展的对未知的探究活动。 “5I”蕴含这样的命题:课程即人;课程即心理过程;课程即文化习得;课程即智慧生成。
以下是我对张楚廷先生的“5I”课程观的简单理解:
1.信息宽于知识
信息information,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一切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所覆盖,从政治到经济;从教育到社会,没有一个领域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不言而喻信息包含知识,但信息不只是知识,即信息宽于知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大学生需要具备通识性知识,需要具备更宽阔的视野和胸怀去接纳和吸收正确的信息,即拓宽知识的概念范畴和来源渠道,而不仅仅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积极将自身与社会接轨,与世界接轨,这才是身处信息时代我们应具备的信息观。
2.兴趣先于意志
兴趣interest,这是学习者所需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实施者总是希望学习者们对所实施的课程感兴趣,但学习的过程总可能有曲折,有困难,所以还需要毅力和意志的支撑,支撑下来的同时,伴随成功的还会有新的兴趣滋生,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一个耗散系统,学习者只要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使人脑这个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兴趣越浓,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信道于扰就越小,信息输入量就越大,人脑这个耗散系统熵减小得就越多,有序化程序就越高,即智能水平就越高,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所期望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肿内在力量,可以说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乃至想象力都和兴趣有关,而且紧密相连。有兴趣能使人的认识、理解、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一步地说,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有所发明创造。
3.直觉重于逻辑
直觉intuition,相对于逻辑作用更大。所谓直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它包括直觉的判断现象和启发,是非逻辑和超逻辑的建筑模式,画质利图像的思维是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的辩证统一,是认识过程的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直觉往往伴随着被称之为灵感的特殊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具有认识产生了突变性和思维过程的非逻辑性等特点。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创造所需要的,但直觉具有开拓性,重大的创意来源于直觉,逻辑的作用主要在于整理修饰,是相对而言的小生意、小买卖。尽管直觉的结果可能是粗糙的,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但这正是进一步需要的修理工作了。相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发现所依靠的更多的是直觉。
4质疑甚于聆听
质疑inquiry,是求学中必需的,是课程精神中的必要且重要的成分。倾听是基础,虚心的聆听是必要的前提,但对课程深入的把握不能止于聆听学问,学问是在询问、疑问中才能真正获得的。质疑,就是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热烈讨论,敢于追根究底,探索未知。有质疑,才会有创新思维。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是获得创见的第一步。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注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提问和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标志,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过程的萌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创新思维训练,全力拓展学生内在深处的潜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真正具有高素质、富有竞争力的优秀有用人才。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智慧高于聪明
智慧intelligence,智慧反映在具有更深层的思考上,也可以说智慧是思考的延伸产物,智慧是偏重于从结果来看的,这与前面的几个方面都有联系,要求学生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要习惯于询问、质疑和批判,积极培养自身能力,这些都是有利于智慧生成的,生成智慧也是教育的一种至高追求。
http://www.dxsbao.com/art/232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