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小说《半生缘》与同名电影的对比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作者:刘婷婷

《半生缘》又名十八春,既是作家张爱玲的一部爱情小说,也是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导演将小说作为创作蓝本。将文本内容搬上荧幕,通过人物的演绎,展现一段情感故事。影片着重表现叙事的年代性,将情感定格在某一特定时期,充满时代感。电影对小说的改编,表达导演的创作意图,透过镜头的组接对话观众,小说《半生缘》与同名电影由于题材形式的不同,必然有差异,但文本的固定又决定了影片主题思想的一致性。本文将从小说与电影的异同之处进行简单分析。方向为二者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设计和细节处理。

首先,小说与电影之间在叙事结构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叙事方式的不同,引导受众进入创作者所设定的环境,以此传递创作者的个人意图小说为保证

叙事的连续性,大多采用直接描写的方式,使读者的思维紧跟作者的思路,在字句的衔接中流露主人公的情感,而与文本作品不同的是。影视作品以画面为为展现主体,更多通过声画来渲染氛围。在小说《半生缘》中,开篇便提出二人相识的时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描述,将沈世钧和顾曼桢的情感主线牵引进来,再引入一个桥梁人物一一叔惠,促进二人对彼此的理解和接触。为二人的情感发展做铺垫。在电影中,开头便以曼桢的视角回忆,呈线性叙述,符合观众的观影需求,构建时空的延展。在雨中擦肩而过的镜头暗示了两人必定错过的命运。

由于受年代和技术的限制,电影中的色彩调度较为平淡。以灰白,土黄色为主,一方面较为单调的色调,保留了年代性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导演对小说中关于服饰和室内布景等没有过多渲染,以至于张爱玲对颜色的热爱没有在电影中过多体现。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电影和小说之间的人物有些许的差别,男女主角性格特征没有多大的出入,导演特意将其他人物的性格做了调整,导演将沈世钧和顾曼桢的情感作为主线,因此在翠芝与叔惠之间发生的情感细节没有具体叙述,只加了一场翠芝叔惠二人在公园里划船的场景,在这一场戏中世钧的离开为二人提供了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以路边摊上买的栗子为他们促进感情的传递物,虽然导演没有给他们设置太多的台词,但是通过人物的眼神交流使观众感受到互未道出的情愫。导演将他们的交往过程省略,放在最后一场戏里。灯光昏暗,叔惠将头斜靠在沙发背上,看似很暧昧的位置安排中间隔了一段距离,这也是导演暗示的情感关系,居然身体隔得很近,但是却没有碰触到彼此的机会。在导演表现世钧和曼桢情感的时候,也用了隐喻的情节,例如在三人拍照时,小说中三人顺利的拍了照,电影中由于底片用完了,世钧和曼桢没有拍成合照,在此处为观众留下了暗示。导演善用增加小人物的戏份来填补人物色彩,例如世钧去曼桢家做客时,曼桢的两个弟弟一直对世钧充满了敌意。在小说没有太多细节化的展开,而在电影中,导演增加了让弟弟在世钧的汤里放很多盐的一场戏,表现出弟弟的家族意识。而世钧苦咽下去没有说透也表现出他对曼桢家人的尊重。

小说是最容易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形式,二者的侧重点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文字和镜头彼此配合以传达作者和导演的创作意图,在《半生缘》中,导演需要在两个小时左右向观众叙述十多年的情感故事,因此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挑选方面格外注意,既要传达主人公的情感线索,又要保证影片的丰富度,可以说许鞍华导演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小说和电影各有韵味,也都能满足不同读者和观众的审美需求。

http://www.dxsbao.com/art/230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乡村支教 防震知识走进课堂
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社会实践队走进仙桃市下麻村,在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作业辅导之后,志愿者们为当地的小朋友上了一堂防地震知识课。孩子们都没有遇到过地震,所以在地震来临时也不知道如何自…
“星火相传”理论宣讲团赴周村区走访学习
2019年8月20日上午,山东大学“星火相传”赴潍坊、淄博理论宣讲团赴周村区山东国宁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拜访总经理王康宁,采访有关改革开放的经历与感受。天气晴好,团队成员高博纬于上午九点到达公司,在门口遇…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
(通讯员何好)为了使团队成员切实感悟红色文化,从名学大家的笔下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来源与其对新中国的影响,8月12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四名负责人前往湘潭大学图书馆查阅建国时…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为了更深入了解大吴泥塑制作过程,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中大新华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再次前往吴维清大师工作室,请吴漫先生为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开展了为期3小时的泥塑体验课程…
三下乡 |“大师面对面”
中国泥塑有三宝,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还有就是潮州的大吴泥塑。大吴泥塑,起源于战火纷飞的南宋时代,发展至今已经约有七八百年历史。这一技法能够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依靠的就是一…
泥塑传承梦,少年在行动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4
7月18日上午,中大新华塑说潮情队组织对大吴泥塑感兴趣的当地青少年,前往吴德祥工作室开展了“了解泥塑、学习泥塑、传承泥塑”主题的泥塑体验。下午回访了大吴村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及其儿子吴宏城,深度…
聆听塑说,笃行致远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3
经过昨日大吴村问卷调查过后,实践队队员们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样本量,并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但在当晚的每日一会上,细心的队员们发现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还未达到预期,于是队员们决定在今天进行更深…
骄阳似火热情未减,新华学子深入泥塑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 2
7月16日,中大新华管理学院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前往潮州市浮洋镇大吴村,参观吴维清大师的泥塑工作室并进行了采访,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深入地了解大吴泥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吴维清大师也非常热情且详细…
播种希望,静待成长
2019年8月11-13日,武汉大学“给你我的手”暑期社会实践恩施五队在巴东县大支坪镇长岭岗村支教的最后三天。七天眨眼而过,在这里,我们能够留下的东西很少,或许是一些尽自己所能的知识,或许是一些莫名的感动…
“初次邂逅大吴情”|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 1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以及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倡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本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怀揣对工艺传承人的敬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