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耕读故事(一)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周文娟

我们的支教尽管短暂,大多时间里平淡无奇,却在我们的生命青春里,留下浓厚的一笔财富。2019年7月5日,怀着兴奋,激动,又不安的心情,我们支教队17名成员到达了目的地,白桑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去时,担心他们会腼腆内向不好靠近,后来发现,是他们教会了我很多,而这些人际交往问题,头疼的也往往是我们。当登上开往沿十堰绿皮火车时, 认为自己是要去做一番大事业的。想着要改变这、改变那,改变很多东西,现在只希望他们可以按自己喜欢的人生轨迹一直走下去。而这段经历也只是对于我而言的大事业。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但并非痴迷。因此,我没有成为歌手。除了高三暑假那年的吉他培训班学过一点乐理知识。从小到大,所有的音乐课,不是被其他老师占用,就是上自习,最多教唱几首歌。除了“do-re-mi-fa-so-la-xi”,其他和音乐相关的知识一概不学。尽管大学期间曾经担任过外院合唱团副团,但将为他们组建合唱团参加区里比赛这个任务全权交付于我时,心里五味陈杂。

因此还未开始支教之旅之前,我就与去年带他们的合唱志愿者王博康交流了好久,基本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情况,由此来制定教案。但开始我的第一堂课之后,我发现我对孩子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们很配合。我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歌是《天空之城》。这首歌是我们合唱团的团歌,我希望通过它来联系着外院合唱团与白桑。离开学校时,我唯一可以带走的,就是这首歌。所以,我想把这种感动和力量延续。因此,我决定教孩子这首歌。每次课的前半个小时,我会指导大家练声练气,教大家如何在合唱时掌握声音向后靠这个必备技巧。大家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得心应手,这些变化都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多媒体,我只能把歌词打印出来。起初,我给他们打印带简谱的合唱谱,果然如博康所说,他们对这些都不太感兴趣。

随后,我改变了教学方式,我先给孩子们唱了一遍。我站在前面,唱给大家听,为了让全班同学听到,我不得不唱的很大声。我饱含着深情,脑子里回忆着曾经让我动容的画面。然后是一遍遍的领唱,我唱一句,大家唱一句。大家唱歌好像背书一样,皱着眉头,拖着长音,所以怎么唱也唱不好。我就给大家讲歌词的画面,以及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宫崎骏与这部作品的故事。等他们把这首歌旋律熟悉之后,我就一句一句的扣每个字词的音,哪里应该骤强,哪里应该渐弱,以及四四拍的强弱次强弱……

后面教授的《大鱼》和《我和我的祖国》亦是如此。在教授《我和我的祖国》时,我用我的平板给大家播放叙利亚难民含泪哭诉谴责以及武大清华等几个学校的快闪。我告诉他们:“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由国家强大带来和平生活,每次听到这个旋律我都会热泪盈眶,快闪中这些学生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兼具厚重的才学和浪漫的情怀,每一个男生女生脸上都写满了自信。我一直觉得人要有一些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无论你是遗世独立还是八面玲珑,无论你是萤火还是炬火,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值得你去关心和尊重,然后是思考。”大家都若有所思,思绪随风飘向远方……

有些事只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才明白,才深刻。只有亲自站在讲台上才理解到作为老师的那种感觉,情不自禁地认真与负责,情不自禁地热爱与深刻。有的孩子调皮捣蛋或许只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渴望被爱,希望被他人关爱。

课上为师生,课下为益友。还记得送加训的学生回家时,夏日黄昏,我们一同走在乡间的小径上,听着林俊杰的《崇拜》,聊学校生活,忆童年趣事,畅人生理想,路边时不时传来愕然不懂的方言,不知名的鸟叫,虫叫,蛙叫,奏响了夏日独特的交响乐章,与这美丽黄昏,绚丽的晚霞交相辉映。这里的点点滴滴我都想珍藏,这里的每一个时刻都值得纪念。

聊完与学生的故事,讲讲我可爱的同伴们,从初次见面的拘谨到现在的滔滔不绝。还记得充满欢声笑语的办公室,大家一起备课到深夜,有时甚至中午也不休息。大家像是一起奋斗的战友,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高三备考时。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每天都要刷微博,逛空间,没有了手机也并不是那么一件可怕的事情。忙碌却很充实,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本以为再也不会有这样一群单纯的人,大家一起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一起准备一起奋斗,没想到支教生活让我重温了这份感动。我们除了要过课程教授这个坎儿,生活上也困难重重。寝室没有空调和被褥,大家都睡着硬板床,但没有一个人有半点儿抱怨。此外,每天只有40元的预算,吃饭也成了一个大难题,我们每天精打细算,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周旋。为了让大家能吃到新鲜的菜,我们每组“掌厨人”必须五点多起来去小摊儿上选购食材,再回到我们的“战场”进行工作。有时候量没有掌握好,队员看到饭不多,只敢盛一勺却也很开心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支教生活中,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校领导与当地村民的对我们的支持与信任。刚到的第一天,校长就为我们解决了热水与供电问题,后面又陆续为我们送来饮用水、学生奶以及解暑神器——大西瓜。虽然我们有规定不能接受村民的礼物,但当地村民依旧热心的给我们送自家的菜、酸豆等,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使劲儿说着感谢的话语,这一幕幕都让我们深受感动。

一直有人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没有轰轰烈烈,只有似水年华。缘分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做这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我们初心不改,仍将一路向前。支教的故事也将继续谱写,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遇,青春无悔,我们还在路上。于孩子们而言,我想并非要教会他们一大堆的专业知识,也无需使他们拥有醍醐灌顶般的觉悟。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寻到美好与希望,能看到更大更远的世界,用我们的眼界去改变他们的视界,这便足矣。

http://www.dxsbao.com/art/215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灵丘县“追寻红色足迹,放飞青春梦想”暑期社会实践团“传承历史遗迹,建设
7月24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灵丘“追寻红色足迹,放飞青春梦想”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灵丘县著名景点城头会。城头会是红石塄乡角山村下属自然村,域内荒山4000亩,荒地200余亩,废弃房舍40多间。村子…
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分钟人类会损失40公顷耕地,会消失21公顷的森林,每年有上百万的野生动物死于环境污染,多么严重啊,要是我们产生的垃圾不能清楚分类、及时回收,那…
邵阳学院三下乡:带孩子们认识富强的国家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志愿者也与孩子们相处了三天时间了。今天是邵阳学院“‘会’乐童梦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龙新村支教的第三天。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又教给…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支队员总结心得214
今天早上六点多,黎明小学的教学楼就已经充满了活力。每一位蒲公英的队员们都已洗漱完成正在收拾行李。是的,你猜得没错,我们今早就要出发回学校了。在我们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可爱的身影出现在…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支教组队员总结心得652
在廉江市黎明小学的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了。在对当地的学生进行支教期间,除了教授传统的课本知识,还充分运用物理院的优势,开设绘画手工课程,科普实验课程及趣味地理课程。在三下乡过程中,尽管有许多的困…
优秀返乡,感恩情怀
7月13日上午十点,鹿邑县优秀返乡创业青年王彤在夏庄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给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5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带来了一场名为《让青春在新时代奋斗中绽放》的先进事迹报告。王彤,女,共青团员,河南…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队员总结心得942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早上七点钟我们就已经起床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我们打扫卫生,搬桌子,搬椅子,尽量将学校恢复成我们刚来时的模样。昨晚的文艺汇演还算成功,我们调研组的节…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7.27
今天是7月27日,是回校的日子。今天一大早就被收拾的声音吵醒了。队长已经在喊我们起床了。起床后我动作麻利收拾了我的行李,还有把多余的桌子搬回到相应的教室。我们要把2楼的桌子和椅子搬到1楼去,上上下下…
垃圾分类,环保同行——记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垃圾分类课
为了响应国家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并加强其垃圾处理能力,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特别开设垃圾分类课程。7月27日上午11点,梦启支教团成员朱海潮为梦启一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他们的第一节…
普法学“习”,政说心声
普法学“习”,政说心声——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普法学‘习’,政说心声,助力法治建设”主题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助力浙江省法治建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