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重建“桃花源”:80后北大学子回福建土楼办书院

来源:澎湃新闻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逐渐成为青年人群体中僵持不下的两种声音时,“80后”林炉生已经完成了北上求学—留京工作—离京返乡—公益创业—再度北上深造—扎根乡土的历程。离开北京,回到福建,投身乡村建设,他称之为“离开北上广,重建桃花源”。

  土楼

  一直到9岁以前,林炉生都住在福建乡村的土楼里。

  这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能容纳上百、甚至上千名家族成员聚族而居,是东方血缘伦理的见证和象征。土楼形似堡垒,也的确具备防御土匪、野兽的功能,民间盛传冷战时美国人曾通过卫星照片发现这些“不明建筑”,误以为是核弹发射井而紧张万分。

  林炉生住过的“陶淑楼”,是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内龙村最大的一座环形土楼。在他的印象中,土楼冬暖夏凉,三十多户人家住在一起,人情味十足;楼前有个大池塘,一到夏天,孩子们就成群结队跳进水里洗澡。

陶淑楼
陶淑楼

  村里老人说,“陶淑”是“逃宿”的谐音,因为南宋末代皇帝曾避难于此。传说虽不可考,但陶淑楼无疑已经上了年纪:据文献记载,陶淑楼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1924年,此后仅有住户各自零零散散的小修;多年的风吹雨淋使得屋顶和墙体受损严重,梁柱因蛀虫而坍塌,连成一片的土质结构开始接二连三地倒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条件的人家陆续搬离陶淑楼,炉生家也早已住上新盖的楼房。自宋元以来在闽南、闽西山区传承了数百年的土楼,现在因为人们不再有集体防卫的需求、从大家族转向小家庭的居住模式的改变等原因,命运受到现代化进程的挑战。昔日热闹的“陶淑楼大社区”,如今只剩一半住户,许多是老人,他们年事已高、经济能力有限,面对漏雨的屋顶和破败的墙垣也只有无奈。而内龙村的另一座方形土楼已经塌了一半,村民在原处盖起新房,土楼就成了半新半旧的奇怪组合。

  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时名声大噪;然而综合考虑位置、规模、代表性等因素后入选“世遗”并受到保护的土楼仅46座,在福建地区的3000余座中只是很小的部分。“一部分土楼得到了商业开发,但还有许多土楼和陶淑楼类似,缺乏修缮保护资金,面临破败和坍塌的风险。”林炉生说。

林炉生(中)和村民
林炉生(中)和村民

  返乡

  起初村民们并不相信,会有人义务来修他们的破旧土楼。林炉生刚从北京辞职回乡时,乡亲们也不太相信他,“又不是做生意的大老板,哪来的钱给别人修屋子?”

  此时的林炉生已经从事公益近十年。在北京读大学时,他跟着社团到各地乡村支教、调研,留校工作一年后就辞去了北京师范大学后勤部门的稳定工作,创办公益机构“农民之子”,致力于流动儿童教育。2010年,他又创建燕山学堂,实践自然教育和生态家园。2014年——那会儿“逃离北上广”还没有成为热词——他便离京返乡,将两家机构交给同事,自己又在福建创办了美和公益。

  “对父母是连哄带骗,自己在创业初期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林炉生说。但是在北京的十年探索,让他对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切的向往。“在一线城市生活有‘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本身就是很多人打拼的目标,同时也是巨大的压力。但是回到乡村,花很少的钱就能住得舒适;教育方面,我认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不一定要到最贵的学校,大自然、生活、社区,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场域。至于医疗,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从源头上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解决了‘新三座大山’以后,人就不那么盲目和焦虑,对待生活从容淡定了许多。”

  2015年底,林炉生在家乡发起“好厝边”(闽南语意为“好邻居”)计划,从“陶淑楼”入手,推进乡村的居住环境改造。他通过线上众筹募集了10万元,请来北京和厦门的建筑团队设计方案、考察测量。林炉生在北京的朋友、清华大学的建筑师贾莲娜夫妇常义务前来帮忙,但往返的成本太高,于是转而培养福建本土的青年建筑师。他们找到厦门大学建筑系的学生,一面协助做村庄的规划设计,一面作为实践学习,有的还准备以陶淑楼为题写作硕士论文。
厦大建筑系研究生林威呈手绘的陶淑楼改造图。

  厦大建筑系研究生林威呈手绘的陶淑楼改造图。

  “等我们把钱凑齐、把施工的材料运进村里,村民的态度就有了转变。他们意识到你不是来拍拍照就走,而是动真格的。外地的志愿者大老远跑来,睡地板、干活、支教,对他们触动也很大。”林炉生说。

  村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组建微信群、捐款、施工。“其实筹款主要还依靠外部力量,但村民的参与是最有价值的。”林炉生说,自己虽然是本村人,但要真正撬动村庄,必须培养一些在地的工作者。

  团队发展了一些热心村民,林炉生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管理具体的修缮工作,一组负责儿童教育、环境卫生以及志愿者接待。前一组掌握“财政大权”,共7位老人,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以及退休教师组成,由他们管理收支、买木梁、请工人;后一组则以年轻人为主,还有四五位热心的妇女。

  “现在我们的工作微信群里有将近200人是本村村民,”林炉生说,“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返乡时参与建设,在外务工时可以号召募捐,积极性很高。”

  2016年6月,林炉生和他的团队一起完成了陶淑楼屋顶和墙面的修缮,土楼的使用寿命大约可以再延长50年。住在楼里的乡亲终于不用再担心漏雨,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村民捐款名录
村民捐款名录

  书院

  土楼修缮只是“好厝边”计划的开始。

  村里面临的另一个紧迫问题是教育资源的缺失。内龙村有300多户2000多口人,没有一所幼儿园,林炉生曾就读的内龙小学,过去有一百多个孩子,现在仅剩一、二年级,十个人不到。类似状况在中国目前的乡村并不少见。

  2001年,全国农村中小学开始“撤点并校”,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撤点并校以后,教育资源集中了,但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的功能远不止义务教育,那些功能没有替代品。比如乡村教师往往扮演着乡绅的角色,村民遇到问题或者彼此有分歧就会找他们来交流甚至仲裁;又如乡村文化环境的塑造,也与学校息息相关。”

  林炉生想在陶淑楼里办书院,让村里的大人和孩子有一个接触文化的空间。“书院在福建有悠久的传统,朱熹就在这里办过考亭书院授徒讲学,老百姓也知道耕读传家。我希望能通过书院在乡村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小朋友能获得文化熏陶,村里的大人也可以在这里接受成人教育。”

  关于陶淑书院的设想,其实林炉生早已在北京的燕山学堂试验过。他在燕山脚下租用并改造了一个养鸡基地,为农民工子弟提供“自然教育”,开设木工课程、教授《诗经》、《本草纲目》等,已经坚持四年。但他感到燕山学堂在社区动员方面始终有困难:“因为北京的农民本来就不多,加上我们是外来人,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村民生活。现在我回到福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福建乡村多,乡亲之间因为宗族的维系关系紧密,动员村民就更加容易。”

  修缮陶淑楼的一期工程完工后,内龙村村民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有三户人家愿意出让他们闲置的屋子作为书院的使用空间,林炉生计划将其改造成书院教室、画室和图书馆——这是二期工程,已经完成筹款并开始施工。而在第三期计划中,他还打算改造一些屋子作为青年旅社,一方面为义工住宿生活提供便利,一方面也可以做成家庭民宿,帮村民增加一些收入。

  “土楼作为一个居住空间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卫生间,二是采光不好。我们改造书院的时候会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改善土楼的使用环境。”林炉生说。

  书院的师资目前还只能靠外援。2016年暑假期间,林炉生尝试邀请澳门大学的师生前来支教,效果很好,他的计划是书院建成后定期邀请各个领域的义工前来授课。“志愿者可以是大学生、导演、画家、建筑师……请他们来这里住上一个月,在教书的同时也感受乡村风情。土楼提供的民宿服务会有一些收入,加上一些自由捐款,书院能有一些收入给志愿者作为生活补贴。”
澳门大学学生来村里支教
澳门大学学生来村里支教

  另一方面,和修缮工程一样,林炉生认为挖掘本土资源才能让项目可持续。“农村人有一些技能,比如做木工、做手工、种果树……也许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书院的理念不以学历为评价标准,有才、有德、有技能的人就可以开课。”此外,他还计划引入线上学习课程,让村里的孩子有机会享受到网络时代的便利。

  “目前村里只有一二十个小朋友,孩子们大都跟着父母,被送到县城里的幼儿园、小学里去了。但村里的孩子到了县城,往往只能去比较差的学校。不少家长说,如果书院能办起来,他们愿意把孩子从县城里送回来。”林炉生说。

  乡村

  对于乡村教育,林炉生有自己的观察。“目前中国有六千万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的是和我们村孩子一样的问题。‘撤点并校’以后一些农村的教育被掏空,没有了文化教育的载体,整个社会氛围又比较浮躁,农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在我们老家,一个村子有超过10间麻将馆,妇女老人带着孩子打麻将,赌博抽佣甚至成了维系生计的一种方式。”

  林炉生希望土楼的修缮和改造能摸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改变更多村庄的面貌。

  “隔壁平和县就是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故乡,那里的几座土楼破败程度比陶淑楼更严重。”据林炉生介绍,平和县也有过修缮土楼的想法,但在筹款和建筑方面都没有经验,“好厝边”在的下一站可能就选在平和县,并且已经派出村里的青年骨干去交流。
林语堂的故乡漳州市平和县,图中标语背景即为土楼照片。

  林语堂的故乡漳州市平和县,图中标语背景即为土楼照片。

  “土楼名气大,有吸引力,适合作为一个起点,以后希望能扩展到更多乡村古厝,从古民居的保护入手,带动乡村的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福建在这方面资源很丰富,比如福州地区的永泰县、闽清县,都有不少古厝。只要我们的模式成本低,能整合村庄内外的资源,可持续性就有保障。”

  陶淑楼的一期修缮工程花费10万元,林炉生通过支付宝及公益机构“雷励中国”筹到了大部分资金,他坦言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推动,很难一下子调动村民参与,因此合作团队的力量至关重要。“好厝边”计划启动以后,林炉生又申请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公益管理硕士——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企业、机构建立联系,将陶淑楼的模式推广到更多村庄。

  谈起乡村建设与公益创业,林炉生觉得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少管理人才。“我负责资源整合与筹款,村里的骨干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但我和他们之间还需要一些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衔接。如果要聘请职业经理人,一年需支付十到二十万的工资,我们还没有相应的资金和人选。”

  但他仍对未来感到乐观。“中国的非盈利机构目前还处在发芽阶段,成长很快。我也相信,离开北京、回到福建的二三线城市,会有更多机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何况现在交通发达、网络通畅,我想完全可以返回乡村,去探索新的生活。”林炉生说。
修缮土楼、整治环境以后,孩子们跳进土楼前的池塘洗澡。林炉生说,这场景就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

  修缮土楼、整治环境以后,孩子们跳进土楼前的池塘洗澡。林炉生说,这场景就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

http://www.dxsbao.com/art/179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过程用心 结果随缘 ——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5日,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并进”忆同窗社会实践队进行了最后一次的电话采访工作。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小分队的队员对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的……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心存善意 爱洒人间

心存善意爱洒人间——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2019年7月14日,“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共进”外国语忆同窗校友寻访社会实践队对许昌学院毕业生邢丽萍进行了实地采访。邢丽萍……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寻访校友 优秀并进

2019年7月13日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并进”忆同窗社会实践队采访了许昌学院1998年毕业的优秀校友邵改兴。邵改兴现在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心中有梦 努力前行

心中有梦努力前行——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2019年7月12日,“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共进”外国语忆同窗校友寻访社会实践对王慧杰进行了实地采访。大学毕业之后,她选择了……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矢志不渝 终将登顶 ——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1日,“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共进”外国语忆同窗校友寻访社会实践队对校友牛苗苗进行了采访。由于牛苗苗身在外地,故此次采访以电话形式进行。采访刚开始,问及为何选择翻译……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洋溢热情 挥洒汗水 ——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0日,“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共进”外国语忆同窗校友寻访社会实践队对许昌学院毕业生冯畅进行了电话采访。学姐的美好人生似乎很好地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努力才会成功’……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洋溢热情 挥洒汗水

洋溢热情挥洒汗水——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2019年7月8日,“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共进”外国语忆同窗校友寻访社会实践队对许昌学院毕业生冯畅进行了电话采访。学姐的美……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每一天,遇见更好的自己

每一天,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记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忆同窗社会实践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寻校友足迹,与优秀携手并进”忆同窗社会实践队进行了电话采访工作。今天是由小…… KK 许昌学院外国语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美育微光,“五彩花蕾”绽放乡野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河北易县听松书院成为了知识与艺术传播的重要据点。2025年1月18日,华北电力大学…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在晚上九点到达支教地点期垤村。支教队员们经过简单整理马上投入到支教活动的准备中。大家齐心…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一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19日电】春晖送暖,爱洒红河——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一天跨越山海,情谊相…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急救科普活动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救’在身边:急救科普点亮生命灯塔”活动在当今时代,国家正大力倡…

最新发布

刘谦五上央视春晚 分会场演情景魔术
  本报讯(记者 祖薇)央视鸡年春晚日期临近,演员阵容陆续曝光。台湾魔术师刘谦将第五次登陆春晚舞台。据了解,此次他的魔术形式将有重大变化。  刘谦将舍弃近景魔术而表演情景魔术,而该场魔术有望在分会 …
网络视听产品将全面实行备案制度
  本报讯(记者 祖薇)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生内容,一直都因准入门槛低、审查宽松、题材不受限等监管原因,频打擦边球,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由此引发了视频平台及相关部门由内至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12月20日 …
文化部公布全国文化市场十大案件
  本报讯(记者 郭佳)近日,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公布了文化部评出的2015-2016年度全国文化市场十大案件和重大案件。  北青报记者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获悉,今年评出的文化市场十大案件和重大案件从 …
莫言书法拍卖价断崖式“下跌”的惯常与异常
莫言录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作品成交价97 75万元  上月底,北京传观2016首届书画专场拍卖会上,莫言书清代龚自珍诗一首的书法作品以5000元起拍,反响平平,最终仅以起拍价落槌。而2015年1月在南京的一个拍 …
林学院“回顾昨天,展望明天”活动成功举办
12月22日中午,林学院创业部在理化楼党员活动室举办了“回顾昨天,展望明天”创业交流会。一些创业的学长讲了他们的创业经历。活动开始,创业部部长讲这个活动的意义——总结学长们的创业经验,为想创业的同学们 …
林学院组织大学生滑雪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在冬日中体验运动的快感,12月22日,林学院部分热爱健身的同学们组织了大学生滑雪活动。活动在冰雪欢乐谷举行,滑雪场设有初,中,高,C型弯道,六条雪道,还带有全新的雪具,设备十分周全。来到滑雪 …
反对校园暴力,从我做起 ——组织学习抵制校园暴力
近期,各所高校的暴力伤人事件屡屡发生,甚至发生流血死亡等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让大家拥有安全阳光的生活,我院新闻部同学自觉组织了“反对校园暴力”观影活动。首先,同学们挑选了近几 …
林学院举办“蜗牛慢递——写给未来的你我他”活动
慢递幸福,让曾经的温暖在笔端静静流淌;畅想未来,让此时的希望在未来生根发芽。12月22日至24日中午,林学院宣传部在谷园门口举办了“蜗牛慢递——写给未来的你我他”活动,旨在激励大家用心热爱生活,努力追逐 …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班级涂鸦大赛”
12月18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分会文艺部在生科楼四楼举办班服涂鸦大赛,让同学们打开脑洞,积极创新。班级代表成员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以“创意无限,脑洞大开”为主题,收集废旧纯色T恤等旧衣,班内同学齐心协 …
“桐”一片天空,“桐”一抹绿色
“桐”一片天空,“桐”一抹绿色——高校入“桐”记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绿巨人公益组织将绿植带给杭州市桐庐创业学校的孩子们,此次活动的顺利结束,标志着历时两个月的“蒲公英”行动圆满落幕。现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