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过农村环境的滋润,尤其热爱那片土地。在农村呆过几年后,被父母带去了城市生活。若问我爱平整的街道还是热爱坑坑洼洼的泥土地,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再加上我受到了《皮囊》这本书的影响,从心底出唤起了我对土地的感受与想念。这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从打开目录开始,我就知道这本书不是我想象中记录乡土中国的美景与特色的书,而是从14个角度提炼的概念,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我对其中的几点还是有较大映像的。
乡土本色中提到“靠土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确实,对城里人来说,泥土肮脏,避之而无不及,对村里人来说,那是朋友。靠着它,才有收获,才有吃食。所以,他们是有恋土情节的,深深的爱着那片土地,依赖,生存。
他们依赖的还有环境,在相对封闭健康的环境里,他们有固定的熟悉的交往对象,在熟人中成长,生存在面对面的社群,从而彼此了解。于是,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文字,便能轻松的交流。这也造就了农村有很多人不识字的现象,一些人称此为“愚”,其实这也怪不了他们愚,是他们不需要那些东西而已,城里人到乡下,也不一定会懂乡下人的特殊语言,这是环境造就的,不是智商的关系。
“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她的儿女一般。”在农村我有一点没弄明白。我快二十岁了,见过不少婴童,他们咿咿呀呀的语言只有亲近他们的母亲才能懂,而且听的清清楚楚,这确实很神奇。这莫非就是乡土的感情?熟悉人才能懂的特殊语言?这着实很可爱。
去年春节,我在老家睡觉,到了半夜脑袋晕沉、胸闷想吐,奶奶不知是迷信了什么,一直在碎碎念,好像多念几句,我的病就可以好似的。我和父母都知道,我之所以不舒服,是因为奶奶怕我冷,放了一盆炭火在床边,导致我炭火中毒。但是,我们怕奶奶自责,就一直把这个秘密埋在了心里。乡土社会,有他们自己的信念和迷信,我们得在人情上给予一半的尊重,就像书中笔者所说,“水土不服泡泡家乡泥土喝”。出于好意的迷信,执着而又亲切。
费孝通先生将乡土社会的联系比喻成将石头丢在水面上的波纹,越推越远,相互碰撞联系。这个形容很深刻,将中国人与人间的联系刻画的生动细腻,每个人都有“私”的毛病,该联系上时,就讲人情,产生碰撞;不联系后,就愈来愈远。
以上是我感悟比较深刻的几点。乡土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是城里人不懂的,也是可能会逐渐消失的。可能某一天,这种“重复”的乡土社会和格局就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崩塌。“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个人‘过去’的投影,而是整个民族的‘过去’投影。历史对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对乡土社会的认知,就是人们主动去亲近历史的过程,于我而言,我很享受。
http://www.dxsbao.com/art/156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