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描写中的诗意追求
能和小说的主题、情节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的, 还是《笑傲江湖》中前后三次对“笑傲江湖曲”的描写,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 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 箫声渐响, 恰似吹箫人一面吹, 一面慢慢走近, 箫声清丽, 忽高忽低, 忽轻忽响, 低到极处, 几个盘旋之后, 又再低沉下去, 虽极低细处, 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 清脆短促, 此伏彼起, 繁音渐增, 先如鸣泉飞溅, 继而如群卉争艳, 花团锦簇, 更夹着间关鸟语, 彼鸣我和, 渐渐的百鸟离去, 春残花落, 但闻雨声萧萧, 一片凄凉肃杀之象, 细雨绵绵, 若有若无, 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先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正面描写了琴声, 并在描写中将任盈盈弹奏的琴声和曲洋所奏的琴声进行对比, 然后运用了珠玉跳跃, 鸣泉飞溅, 群卉争艳, 花团锦簇, 间关鸟语, 春残花落, 雨声萧萧, 细雨绵绵等一连串的比喻描写箫声, 又用“箫声停顿良久,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从侧面描写任盈盈箫声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在艺术构思上明显借鉴了《琵琶行》的艺术经验,
这不正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和殷素素相约晤面, 联系他们的是一把油纸小伞, 上面“画着远山近水, 数株垂柳, 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 题着七个为道:`斜风细雨不须归。‘ 杭州伞上多书画, 这书画竟然甚为精致, 那七个字清丽脱俗(字如其人), 没有匠气。余韵不尽, 观之令人忘倦” , 张翠山疑惑间上了小船, 船上有折扇、几、细瓷茶壶, 似正亦邪的美丽少女斟上茶来, 说道“寒夜客来茶当酒, 舟中无酒, 未减清兴” 。此情此景, 张翠山也不觉惘然迷醉。
另外,在细节描写的诗意上也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初次给洪七公烹制菜肴,黄蓉做菜是金庸小说最富奇思妙想的精彩章节之一,更是古典诗词和饮食文化的珠联璧合。“好俅汤” 典出《诗经· 关雎》。“荷叶笋尖樱桃汤” , 竹笋、荷叶代表君子, 花、樱桃寓意美人。还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 、李白的“玉笛谁家听落梅” 、《论语》里的“岁寒三友” 。黄蓉来自江南海上的桃花岛, 那里到处是竹子、桃花、荷塘, 屋宇陈设无不清雅绝俗, 道路是按着五行八卦造的, 箫声奏出“碧海潮生曲” , 茶水是“颜色碧绿, 冷若雪水, 入口凉沁心脾” , 菜肴也是“荷花瓣儿蒸鸡、鲜菱荷叶羹”之类。黄药师是武学宗师, 也是文化大家。
小说情节中的诗意追求
金庸又将《倚天屠龙记》的回目写成一首柏梁体的七言古诗“抄”,俨然已让人清楚明了整本小说的情节走向。在《神雕侠侣》中, 金庸尝试以元好问的词《迈塘陂》作为全书的主题,并让这首词多次在小说中出现, 成为贯穿全书的线索, 使整部小说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小说引用的虽然是前人的词作, 但能够将这首词和小说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词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 并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片段, 初步显示了金庸学习和借鉴古典诗歌的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特色
《神雕侠侣》开头写嘉兴景。“`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 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 雾垂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着江南岸。’ 一阵阵轻柔婉转的歌声, 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 船里五个少女和唱嬉笑, 荡舟采莲。欧阳修在江南为官日久,吴山越水, 柔情蜜意, 尽皆融入长短句中。宋人不论达官贵人, 或是巷小民, 无不以唱词为乐, 是以柳永新词一出, 有井水处皆歌, 而江南春岸折柳, 秋湖采莲, 随伴的往往便是欧词。” 江南少女采莲讴歌, 是南朝民歌乐府遗风流韵。只是风月虽依旧, 人事却是几番无情, 正如欧词《蝶恋花》的另一首的意思:“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断肠” , 定下这本书优美而凄楚的情感基调。
金庸的绝妙之处还在于,他用诗词来为武功命名,如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与落花神剑掌: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一袭青衫,烟波浩淼, 一竿独钓,,饮酒赋诗,笑傲江湖。连城诀中戚长发教狄云的“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一招便取自唐代诗人綦毋潜的五言律诗《宿龙兴寺》。这样的武功招数不仅少了血腥之气,还给小说增添了诗情画意。洪七公初始传授给黄蓉的一套“逍遥游”身法,也是化用了庄子的《逍遥游》之意境。
努力追求将诗意贯穿于情节之中, 使许多作品都显得余味悠长,富于意境。金庸小说在情节中创造诗歌意境最为用力的,首先体现在小说的结尾。倚天屠龙记结尾,固然张无忌已经同赵敏成伴侣,然而最后时刻周芷若再次出现,最后张无忌“不知心头是喜还是忧,手一颤,一支笔掉在桌上”,回忆起年少时与周芷若的过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http://www.dxsbao.com/art/155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