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恩,你为什么在这里?”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
“为什么要起诉他们呢?”
“因为他们生了我。”
近日上映的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自放映以来广受好评。在这部支离破碎的“故事纪录片”背后,它的导演娜丁·拉巴基透过电影的光怪陆离,以影为眼,深深触碰着社会敏感的心脏。
“我一开始就想要做导演,而不是演戏,当演员是后来的事了。”娜丁说道。她真正渴望的,是借电影来表达她对社会生活的探究和思考,她希望以此来改变些什么。
自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视听专业毕业后,娜丁做过广告,也拍过MV。在这之后,她就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焦糖》。在2007年,娜丁·拉巴基便完成了处女作《焦糖》的拍摄,这部电影成绩也是相当亮眼,入围了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事实上,在娜丁刚开始准备拍摄《焦糖》的时候,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她坦言:“那时的黎巴嫩甚至还没有电影工业。”所以,那时候的拍摄工作相当困难。四年之后,同样由她自导自演的《吾等何处去》获得了天主教人道精神奖。这两部作品的成功问世,让娜丁在西方电影界渐渐有了名气,这为她之后的电影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焦糖》《吾等何处去》这两部作品,一部关于女性的自我认同,一部涉及宗教与战争,这些素材都来自于娜丁对社会生活的挖掘和探究。
在娜丁的心中,电影是来源于生活的。叙利亚战争波及了不少的周边国家,黎巴嫩首当其冲。战争之下,流浪儿童、儿童贫困、儿童新娘……一系列的儿童问题层出不穷。他们的父母救不了他们,因为战乱之中本难以保全自身,哪顾得上几岁的孩子?社会人士救不了他们,因为谁也不愿意掺和这浑水,有心无心也只能冷眼旁观。娜丁说:“在黎巴嫩,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儿童正在遭受着痛苦。”在责任感的推动下,娜丁想要为这些孩子发声。她说:“如果我保持沉默,我就是这罪行的同谋,我们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就是一种罪行,这些孩子将永远处于危险之中 。”
于是娜丁试着借电影来展现战乱所导致的一系列儿童问题。在家里,她竖起白板,将自己所感所想列举出来,做好灵感记录;在外面,她和同伴深入贫民窟、拘留中心、法院,一边不断地进行观察和调查,一边为电影积累素材、整理思绪。
经过三年的沉淀,《何以为家》的剧本基本敲定下来,接下来就是选角的问题。娜丁大胆选用了许多非职业演员,因为她始终认为:真正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会做出最本能的反应。而这种反应,一旦拿到镜头前去展示,便会成为“无法复制的魅力”。
《何以为家》从筹备到最后剪辑成完整的电影,均由娜丁和她的丈夫共同制片完成,自由度极高的拍摄为娜丁带来的不仅是影片质量的保证,更是导演和演员即兴发挥空间的大幅提升。娜丁追求的是原生态的东西——原生态的故事、角色、拍摄手法,所以她多采用“观察和捕捉”的方法去记录角色们的自然状态,将他们曾面对的生活再现出来,使得成品呈现出一种更偏向于纪录片的状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一丝不苟的电影。
到现在为止,娜丁已经导演了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虽主题各不相同,但它们鲜明的“娜丁风格”都一以贯之——一是有大量非职业演员参演;二是大多带着一种“黑色幽默”,娜丁自己说:“世事无常,生活总是悲喜交织,幽默带有治愈作用,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应对荒唐处境的办法。”;三是聚集女性,娜丁的镜头讲述的是女性的想法,反映的是女性的需求。
娜丁与她的电影共同成长着,她本人和她的电影也收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她的重心始终在电影本身,而非奖章或者名誉,她说道:“去戛纳就很开心了,拿奖之后,给了我更多信心,未来会更加相信自己。但我们之前并没有期望什么,以后也是一样。”
娜丁·拉巴基把社会影像记录成电影,再通过电影传播开来。戏里戏外,她将一直是社会这场大电影的见证者
http://www.dxsbao.com/art/155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