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鲁迅先生用了很长的一段写文章题目的来历,写阿Q的名字,不清楚阿Q的字怎么写,也不确定他到底姓什么,只能采用洋文来写,连姓名都不配拥有,连名字都只有读音可传并无字据的小人物,大概可以代表时代中的大多数人了。
还没有读完的时候,便觉得阿Q这个人心里似乎有一些问题,当他被欺负了的时候,他会用“精神胜利法”来告诉自己,他没有输,“儿子打老子”在精神上还占了便宜。但读到后面,发现他的这种精神疗法迂腐且可笑,是十分落后的表现,他不会去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阿Q的自尊心很强,但他的这种自尊却没有带来他思想上的进步。被欺负了,却转过身去欺负更弱的人,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许是他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现实。结合时代背景,感觉文章可能是在讽刺一些革命党,想要反抗,想要革命,期待一场革命能为自己带来春天,改变命运,其实他们与阿Q也没有什么区别,愚昧无知,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就欺负更弱小的人,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他的命运很悲凉。文章结尾部分那些看热闹的人的态度让我感到十分可怕,不禁想到了“幻灯片事件”,这些本应该接受思想革命的愚昧者,却成了观看观看革命的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说的词汇只有麻木。
鲁迅的文章一贯大胆,这一篇大概是在讽刺国民,通过描写当时那个时代人们的代表性特征,批判社会制度,揭露社会的黑暗吧。也许应当批判和怜悯的不是阿Q本人,也不是愚昧的国民,而是应当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促使那些思想先进者,真正有文化的人来一场革命,去改造社会,革新社会。文章的末尾:“救救孩子……”充分表现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悲观和失望,革命尚未成功,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谁能救救孩子,救救国人。鲁迅先生赤裸裸的描写阿Q的命运,或许也是希望能惊醒国人,使其有所反省。
虽然愚昧,但仔细读读,觉得阿Q也是有可爱之处的,精神胜利法带给他的积极乐观,使他在那样一种环境下,努力的生存下去,比如他为了维持生计,在赵太爷家做工,不再姓赵;比如他打架打不赢对手,就安慰自己;再比如他进城偷窃,回来炫耀,村里的人都觉着稀奇,使阿Q感到满足。这样的一种自我满足,我不能说是鄙夷的,反而有点喜欢,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偶尔也需要精神胜利法来获得快乐,但太认真了就不好玩了。
其实深入思考,我们跟阿Q有什么联系或区别呢?我们偶尔也会逃避现实,不去正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否也会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以求得内心的满足。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阿Q。求职屡屡碰壁,却告诉自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代人惯有的拖延症,不就是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不愿意面对手上的任务,于是有了拖延症一词,给自己的懒惰找一个借口,然后堂而皇之的继续懒惰吗。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时《阿Q正传》发表之后,引起社会一片恐慌,人人都觉得鲁迅是在骂自己,他们害怕鲁迅的文章发表,每发表一篇他们就赶紧看一篇,每看一篇都觉得是在讲自己。”这恰恰说明了鲁迅文章的独到之处,在当时可能没有人敢写出这样的话,也直接表现了鲁迅文章的犀利,能让愚昧的国人看到后有共鸣,有恐惧。最后借用知乎上面一段话:“读《阿Q正传》,越到后面越感到鲁迅先生投枪匕首一样的讽刺。他写民众,是喜欢凑热闹、非黑即白没有立场的,也是麻木苟且袖手旁观的;他写稍有些地位、学识的太爷之辈,是死要面子、欺软怕硬的,也是自私自利两边乱倒的;而他写阿Q,就更是集了荒诞和劣根性于其一身。有这样的主人公,配合上环境里的芸芸看客,生生就把当时那个混乱无知的社会剥离出历史,摊到了我们眼前。”
我觉得概括的好准确。
http://www.dxsbao.com/art/1363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